劉 衛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89)
信息通信技術已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而信息技術使各種數據大增長,大爆發,于是有了大數據的出現。在不斷地發展中,各種數據交織,又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數據,估計一年全世界產生的新信息量大約有3千萬億字節,超過過去4000年信息的總和,可見大數據正在改變著這個世界。我們置身于大數據這個時代中,所以圖書館不再是人們獲得資源的單一途徑了。當下,在大數據這個環境中如何去推動圖書館的服務走向已經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就以此進行策略研究及分析。
圖書館其實也與超市中商品有相似之處,把讀者等同于消費者,圖書館注重對讀者日志、離線信息的資料進行收集,再集中對其分析,利用讀者的借閱足跡,讀者的信息寶庫,再分析不同讀者之間借閱圖書的記錄的差異;通過讀者搜索資料留下的足跡,用錄入數據庫的信息研究讀者閱讀的動向等方法,建立資源需求動向表,從而采購讀者需求的各種資源。這樣更加便利地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在大數據視角下,圖書館從傳統開始轉型,充分利用大數據,對各項讀者留下的信息進行數據化分析,向著數據共享方向靠近。云儲存、云服務也將成為圖書館數據化分析模式的延伸和補充。圖書館的資源豐富,儲存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全國各地的共享資源、文獻數據、數字資源。這些數據在格式上、類型上、編碼方式上,有著多種多樣的特點。在大數據時代下,如何將有效數據分析出語言,去揣測讀者的心理,預測讀者借閱的需求,真正分析出有用的資源,創建完美的服務方案是轉型的圖書館所迫切需要的。圖書館還可借鑒讀者的各種網絡社交工具的數據進行分析,如在淘寶購物記錄、微信、微博在內的生活圈作為數據來源的支撐,去挖掘有用信息,通過數據間互相傳遞,共享作用,發現讀者的各項需求,從優質服務出發。
計算機網絡的發達技術,數字圖書館已成為現實,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發展中,各類資源日漸豐富,大多數規模較大的圖書館已有大量的數據庫、音視頻資源、電子圖書、特色資源庫等。網絡社交已成為當下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通過這些溝通產生的大數據,已成為圖書館用戶社交數據和使用圖書館資源日志數據,將會是另一種“量”上的支持。這些“量”的分析背后,會為圖書館開展新的服務模式提供有效的支持作用。但通過各種數據大增長,出現的信息也會五花八門,這也給讀者的選擇帶來了困擾。所以圖書館在文獻資源特別豐富的情況下,在服務工作上要保證高效的質量。在大數據分析下,挖掘出讀者的閱讀喜好,組織好各類資源,發現讀者通常進行閱讀時的切入口,讓讀者轉移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關注,全方位滿足讀者的各項需求。用大數據構建圖書館的競爭力,使之可持續發展。
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服務,那么這些服務人員也是可以產生日志的,這些數據包括了工作人員的到崗時間、服務中記錄情況、服務的對象情況、服務后的效果、績效評估等。這些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同樣對圖書館的內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據。對員工的考評、崗位的提升、調換等工作就有了大量真實數據反映,可做管理工作的依據了。讀者們的行為日志使用情況,在進行日志數據的分析,也為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有了大數據的直觀協助作用,對于人員管理上會更加便利高效。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就需要利用好數據分析,發揮其特有的價值,為圖書館提供優質服務,保障了用戶資料,合理用數據說話,是當下需要好好做的一項事情。
大數據時代,必然將革新圖書館的各個方面,用戶的各項需求也是順應了大數據發展的特點。新時期下,將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模式向新的模式轉變過程,是要加快大數據分析的步伐。在大數據巨量的挖掘中,分析出潛在的作用,會成為圖書館發展的重要方向。對大數據信息的層層篩查,過濾掉無用多余的信息,將強大的數據轉換為語言,讓大量優質信息孕育而生,這將給廣大讀者帶來更優質的體驗。相信大數據在各類行業的應用下,圖書館會更加成熟的運用大數據,來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