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榮
(陜西高速集團漢寧分公司,陜西 南鄭 723100)
企業法制是指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并將企業納入國家法制軌道中的方法。企業法制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明確了企業的性質及各項權利、義務;二是企業內部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是各個企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的有關企業生產、運營的活動準則與依據,也是企業內部管理的主要依據。
一直以來,我國企業的法律意識都非常淡薄,許多領導者沒有意識到企業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對于依法治企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這導致企業領導階層、企業員工法律意識淡薄,輕視法制宣傳教育,認為法制宣傳教育是政府部門的事,更有甚者覺得法制宣傳教育與基層工作的開展關系不大,是企業領導者考慮的問題,這與基層單位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認為自身不用承擔法律后果有很大的關系,從思想根源上認為基層單位做好上級交代的任務就可以了。大部分職工法律觀念落后,法治意識淡薄,認為作為一名普通員工只要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生活中安分守己就可以了,法律離自己很遠;法制教育是那些違法犯罪人員的事,自己知與不知法、懂不懂法,對于工作、生活沒有特別的作用,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法律知識,從心底看清法制教育。
缺乏監督的權利必然導致腐敗,如果企業的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管,就會產生腐敗行為。在企業運營中,很多權力的運行沒有得到有效監管,部分領導權力大,決策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尤其是在事權、財權等有絕對的決定權。部分企業尚未設置審計部門,即便設置了審計部門也大多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過分關注眼前經濟利益,不顧國家《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任意要求職工加班加點,強令工人冒險作業的事例屢見不鮮,還有企業為節約成本,不提供或提供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防護設備,嚴重危害了員工的人身安全;部分企業勞動強度大、環境差、待遇低、無保障,職工不懂也不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據權威數據報道,近年來,我國因公致殘、致傷的案例頻發,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專業的法律人才是企業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發展歷程中,專業人才隊伍發揮著重要作用。仍有許多國有企業缺乏專職法律工作人員,大多是兼任,專業素質普遍有待提高。兼任的法律人員不可避免的面臨一個問題:每日需要處理其他事務性工作,工作重心必然轉移,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法律條文進行研究,影響了法律服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無法實現“源頭把控”的功能。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從思想上加以重視,法制工作才能有效開展,不斷進步、提高。首先需要引導員工轉變原有思想觀念,使其認識到做好法制宣傳教育以及學習法律知識,不僅有利于單位發展而且有助于維護個人合法權益。充分認識到在法制社會這個大背景下,只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減少外部干擾、規避風險,從而為企業和個人的良好發展提供法律保護。明白法律不是限制企業發展的“緊箍咒”,而是企業發展的“保護神”。因此要將學習法律法規作為領導年度考核標準、員工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并納入企業全年工作計劃,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
健全企業法制環境應從兩大方面入手:第一,外部環境。新形勢下合理利用國家的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趨利避害,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環境等外部支持。第二,內部環境。良好的內部環境對企業法制建設的順利開展有重要作用。一是應該加強對企業領導者的法制教育,全面增強領導人員的法制意識。通過定期開展法律法規講座等形式,對廣大領導干部進行法律教育,全面增強其法律意識。二是企業應該通過宣傳欄、廣播、報紙等,加強對全體員工的普法教育,不斷增強職工的法律意識,使廣大職工懂法,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外,還可將職工的守法情況納入考核體系,促使將各項法律法規落到實處。
基層法制隊伍建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企的人才保障。因此企業基層法制建設必須不斷加大基層法律人才隊伍培養力度。一是建立健全企業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實現法律人才多崗鍛煉,使之熟悉公司經營管理及業務流程,更好的將法制工作與企業的各項業務相結合;二是有計劃地提供專業培訓教育,不斷提升法律人員整體素質,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健全法律人才晉升和獎懲機制,使法律人員在企業內部有較大上升空間,促進法律人才積極性,同時確保人才隊伍穩定,要切實把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隊伍納入企業人才發展總體規劃,完善法制人才隊伍的管理制度,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法制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