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志飛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團委,山西 呂梁 032205)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又被稱作“紅色管理”,體系包括了路線、方針、干部、綱領、領導、學習、組織、控制、創新等關鍵要素,可以說與現代管理學的理論框架不謀而合。
毛澤東歷經22年武裝斗爭,指導戰役400多場,為后代留下了500多萬字的軍事著作,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毛澤東軍事思想體系。企業戰略管理,首先要從毛澤東管理思想中學會怎樣正視自己的“弱”,如何戰勝對手的“強”。企業管理應該運用毛澤東思想,精準企業定位,實施戰略管理。
首先,企業不僅要考慮怎樣能存活下去,維持正常的經營運作,還要著眼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要高屋建瓴、放眼未來,準確尋找歷史定位和發展方向。其次,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需要與經銷商的密切配合。再次,在經營中切不可將追逐名利最大化,在競爭中要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能盲目的擴張,從而有投機的心態。
毛澤東有著善于掌握全局的戰略構想,還能制定實施戰略的詳細策略。企業管理要明確戰略和策略分工,在戰略中看全局,在策略中重實施。戰略要看方向,策略要看實際。首先,企業不能夠打價格戰,要有長遠的戰術和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其次,企業要學會防守。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要有強大的市場應變能力和自我研究開發能力。最后,企業要有重點市場。就如毛澤東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一樣,在企業管理中當與對手實力懸殊時,應該避實就虛,集中最大的優勢做重點區域發展。
經營一個企業,就是經營一種思想;改變一個企業,就是改變一種觀念。在企業管理中,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對于一個團隊、一個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企業管理中,必須要有共同的目標,明確企業的宗旨和價值觀,并能以此為紐帶,將每一個員工聯系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將個人夢融入企業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的實現。
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狠抓員工培訓工作。毛澤東管理軍隊,一是重視經驗總結,在經驗中學習提升;二是經常開展常規群眾性練兵活動,主動向有實戰經驗的人學習,通過理論灌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樹立典型正向激勵等方式,使黨內的文化建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樣,在企業中,應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培訓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自身水平,提升思想覺悟,還能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打造企業文化,提升隊伍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達到經濟效益。
毛澤東明確提出了黨對軍隊具有絕對領導權的理論,保障了我們軍隊的領導權時刻掌握在中國共產黨手中。這些舉措包括“黨委制”“雙首長制”等制度,也為企業組織建設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指導。
黨委制指導下的集體領導與首長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能夠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軍隊的高度統一。它對企業管理的啟示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企業管理中同樣需要組織內部的權力制衡。領導在決策時要廣泛聽取意見,發揚民主精神,而在執行時,要有專人負責,提高執行效率。其次,“黨委制”能夠很好地制約領導者的權利。企業領導者不能夠一個人說了算,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有利于企業領導者不專權,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
“雙首長制”是指在我軍隊史上,政治委員和軍事主官二者分工不同,共同來管理軍隊,形成優勢互補,達到最佳管理效果。
首先,在企業管理中,采用“雙首長制”,將領導者角色一分為二,可以彌補領導干部個人素質、能力單一的弊端,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有利于管理效果最大化。其次,“雙首長制”還能避免因一個人權利過大而造成的權利失控。當然“雙首長制”的前提是領導人之間的默契配合,不然只會適得其反,使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從長遠的目光來看,企業一定不是單純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為了民族、為了國家、員工、廣大人民群眾和消費者的利益。首先要做群眾的學生。只有偉大的人民群眾,才是實踐的基礎和經驗的來源。其次要激發員工的激情,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切實維護好員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員工擁護和支持。
綜上所述,毛澤東思想和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思想領導、決策決定、經營管理上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現代企業管理者可以從毛澤東思想中汲取許多的指揮和營養,從而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同時要與時俱進地繼承和發揚毛澤東思想,不斷總結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