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禮
(中共定西市安定區委黨校,甘肅 定西 743000)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后,一直以服務人民為目標,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許多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結合時代發展趨勢,更是在馬列主義的基礎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國特色主義理論。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應當以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為重點收藏對象[1]。此處的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既包括國際馬列主義哲學著作、科學社會主義著作以及政治經濟學著作,也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經典著作。重點收藏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才能為黨史研究工作以及黨史學習工作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確保黨史研究工作以及黨史學習工作的先進性、時代性,保障黨史黨建工作的生命力。
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個地區黨組織在黨史黨建領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研究出了一些新型的理論[2]。除此之外,部分地區黨務工作人員以及黨史研究人員在民族、文化、經濟和政治領域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出版了與本區域黨史黨建工作相關的特色著作。為此,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過程中,也需要將這部分信息資源納入到特色數據庫當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數據庫,豐富數據庫中的信息資源。
我國民族眾多、地域廣闊,民族黨建領域也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黨史信息資源和黨建信息資源。尤其是其中涉及反分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繁榮、促進民族共同發展的黨史文獻,更是歷史長河中優秀無產階級革命者智慧的結晶。因此,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那些優秀地方民族特色信息資源納入到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當中,傳承優秀黨史資源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我國民族團結,豐富相關學說,體現黨史黨建工作的特色和優勢。
隨著我國黨史黨建工作不斷深入發展,許多黨務工作者以及黨史研究人員撰寫了眾多的論文,形成了系統性的科研成果。許多在黨校參加培訓的領導干部也撰寫了大量的專題論文。為了增強黨史黨建工作的先進性和時代性,為黨史黨建領域注入新鮮的理論活力,黨務工作者可以在互聯網終端對現有的黨史文獻資源進行收集,便于日后對黨史黨建工作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推動黨史黨建工作走向新的發展方向。除此之外,將互聯網中優秀文獻資源以及論文資源納入到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當中,也可以為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和科研提供重要的信息資源。
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F階段,人力資源不足以及人力資源質量不高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黨史黨建工作高速發展和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部分黨校在建設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過程中,由于人力資源不足導致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進程緩慢,難以滿足黨史黨建工作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部分黨校在建設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過程中,黨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技能不強,缺乏問題意識和實踐能力,難以創新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制約了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以及創新思想的產生,難以適應新時期黨史黨建工作新變化和新要求。
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中需要收集眾多的信息資源,單純的通過人力來收集紙質資源,無法確保數據庫中各項黨史文獻資源的完整性,不利于后期黨史黨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F階段,部分黨校在建設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過程中,工作人員對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不強,難以有效、準確和快速地收集相關信息資源,不利于黨校各項資源的節省。除此之外,黨校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領域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力度不足,部分黨校黨務工作人員只能通過在互聯網終端搜索黨史文獻資源來充實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中的內容。
在互聯網時代,黨史文獻信息資源主要以數字化、數據化以及電子化的形式表現。在該種環境中,數字資源平臺建設工作尤為重要。數字資源平臺不僅可以拓寬黨史文獻資料的傳播范圍、加強黨史文獻資料的傳播速度,更是可以實現黨史文獻資料共享?,F階段,部分黨校數字資源平臺建設工作成效低下,沒有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平臺對黨史文獻資料進行收集、開發和利用,黨史文獻資料共享機制也尚未建立,黨史文獻資料利用效能低下。
人才是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中的核心要素,人才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一方面,黨校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可以結合現階段黨校人力資源現狀以及黨史黨建工作的工作量,確定是否繼續引入人才,確保人崗匹配,不斷提升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的效率,保障該項工作順利開展。另一方面,黨校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需要優化現有培訓機制,改善培訓內容,保證培訓實效性,培養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本文認為,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建設中互聯網技術以及其他信息技術的使用頻率較多,相關部門應當重點加強在該領域的培訓力度,確保黨史黨建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互聯網技術在檢索信息資源、傳輸信息資源上具有顯著的優勢,可以為黨校黨務工作人員提供強有力的工具。第一,黨務工作人員在建設相關的黨史專題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來檢索并收集信息資源,增強黨史專題的科學性和全面性,豐富黨史專題中的內容,創造現代化、豐富的、特色的黨史專題。例如,黨校黨務工作人員可以建設黨風廉政專題、社會穩定文獻專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馬列經典書籍專題等特色專題。第二,黨務工作人員可以拓寬黨史黨建工作的維度,建設教學和科研信息數據庫,為黨校教育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第三,黨校黨務工作人員應當樹立問題意識,關注現實黨史黨建工作以及黨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以為政府黨委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為工作目標,建設實用性強的特色數據庫,充分發揮特色數據庫的價值,彰顯特色數據庫的功能。
在信息技術時代,黨校黨務工作人員應當充分發揮數字資源平臺的特有資源優勢,深度挖掘黨史文獻的價值,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為此,黨校應當加強與本省和外審其他黨校的工作聯系,立足于數字資源平臺,打造數字資源共享機制。數字資源共享機制的形成,意味著各個黨校之間可以聯合打造黨史黨建專題、聯合檢索黨史文獻資料以及聯合利用黨史文獻資料,有效緩解部分黨校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不足的情況,提升資源利用。
黨史黨建工作建設成效,直接關系到黨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必須引起黨務工作人員的重視?;ヂ摼W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黨務工作人員創新黨史黨建工作形式和內容提供了有力工具。在數字化智能時代,為了更好地體現黨史黨建資料的重要性,發揮黨史黨建工作引領人、塑造人和改變人的重要效能,有必要將黨史黨建信息資源進行系統化管理,形成特色數據庫。伴隨未來大數據技術以及其他數字化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黨務工作人員需要繼續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立足于黨校黨務工作規劃,確定黨史黨建工作的建設目標,以此來打造黨史黨建特色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