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妮
(貴州省赫章縣野馬川中學,貴州 赫章 553200)
英語中有數以萬計的諺語。諺語的主要特點是言簡意賅,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帶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若能恰到好處地運用英語諺語,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素養,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諺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語言知識的核心是詞匯和句子結構。擁有一定量的單詞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結構是學好語言的基礎。如果不懂得句子結構,即使能背誦成千上萬的英語單詞,也無法說出完整、正確的英語句子。反之,懂得句子結構但缺乏足夠的詞匯,就會陷入“巧婦無米難成炊”的困境。句中學詞、詞句結合是掌握語言知識的有效途徑。除中學英語教材外,諺語是擴大詞匯、弄清句子結構的良好學習材料。諺語以句子為單位,簡潔精煉,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句中的詞義不難猜測,對于學生鞏固和學習詞匯十分有利。
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驕傲必敗。)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健康勝過財富)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敗是成功之母。)……諺語的語法結構正確、規范而嚴謹,教師可以結合與教材相關的語法知識,每天精選幾句諺語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語言知識。
例如,在復習動詞的一ing形式作定語修飾名詞且與主語有邏輯關系時,可提供以下諺語幫助學生鞏固這一知識點。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 吠叫之犬不咬人。
Let sleeping dogs lie. 別弄醒睡著的狗。(意為別惹是生非。)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滾石不生苔。(意為轉業不聚財。)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船沉鼠兒逃。(意為樹倒猢猻散。)
又如,復習鞏固who/that引導定語從句時,可借助下列諺語:
The man that suffers much knows much. 磨難多,見識廣。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
No one is informed but he who inquires. 有所問者有所得。
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學生若能每天堅持熟記兩三句諺語,長此以往,對于鞏固他們的語言基礎知識必然大有益處。
語言的功能在于交際。交際的兩個主要方面是理解(他人)和表達(自己)。表達能力的高低與語言信息的輸入量和儲存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就是這個道理。同樣,熟讀和記憶大量的英語學習材料對于英語初學者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
英語諺語短小精悍、音韻和諧、瑯瑯上口,非常適合于背誦。例如:No pain, no gain.(不勞無獲。)Grasp all, lose all.(貪多必失。)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見,心不煩。)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貓兒不在,鼠兒作怪。)學生如果能夠每天記憶三兩句諺語,長期堅持,爛熟于胸,定能由量變上升到質變,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會脫口而出,收到貼切、生動、幽默、風趣等意想不到的語言效果。
堅持學習諺語還利于學生積累大量句型,供他們自己舉一反三、模仿、套用和改寫。例如,根據諺語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牛奶已灑,哭也沒用),可以造出:It's no use trying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smoking/It’s no use buying him such an expensive gift. 學過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和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兩句諺語,學生在書面表達練習中就出現了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clothes/purse .和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 等句子。實踐證明,學習諺語對于學生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很有幫助。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它的精華是中學英語教學目的的一個方面。除了無名氏創作或人民群眾普遍認同的俗語外,英語諺語的主要來源是《圣經》、莎士比亞等文學大師的作品。有些諺語則從英語成語和家喻戶曉的句子演變而來,經過廣泛流傳和逐步完善,已經成為英語語言的精華和西方文化的結晶。
例 如,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 皆源于《圣經》中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兩人由于好奇心太重,偷吃禁果,結果被逐出伊甸園。通過學習大量諺語,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吸收,逐步提高英語語言素養和閱讀理解的能力,減少或消除由于文化差異所引起的交際障礙,為進一步學習和使用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識得Every Jack must have his Jill.這一諺語,就不難理解在閱讀中碰到的下面這個句子:Mr Smith’s daughter is already over30,but she still hasn’t found her Jack.因為在說英語的國家里,Jack是常見的男子名,而Jill是常見的女子名,分別用來代表男子和女子。學過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時),進而了解dog一詞在英語中毫無貶義,當外籍人士稱你一聲“You lucky dog”時,你便不會面有慍色、佛然不悅了。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有效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這是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之一。不少英語諺語的含義往往超出字面,可以引申出更深刻、更普遍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它教人守德、惜時、為善和求真;勸人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和勇于進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經常接觸思想正確、勉勵性強的英語諺語,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能促進學生矯治不健康心理,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
實際生活中就有不少學生都把他們所喜愛的諺語抄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或貼在課桌旁作為座右銘,自我勉勵,不斷進步。有的學生以“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告誡自己珍惜今日,發憤求學。有的學生以“He who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 (無所問者無所獲)”鼓勵自己善于思考,勤于發問、還有的學生以“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誠實才是上策)”勉勵自己胸懷坦蕩,待人以誠。毋庸置疑,在這些諺語的教誨、啟迪和積極影響下,許多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地發展,品德修養逐步地提高了。
總而言之,諺語是英語語言中的一大瑰寶,愿更多的教師能夠發揮它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