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鳳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雙港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3100)
引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成為數學教學的核心。正向思維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習慣性思維成為禁錮學生的枷鎖,導致學生無法靈活的運用相關數學知識點和數學思維能力去解決的數學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實現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目標。
逆向思維是一種反向的思維方式,它站立在傳統的、習慣性的思維的對面,把一些由原因得到結果的事物從結果去思考它的原因,從而認識到事物的反面,揭示事物不同的方面,從而對原有的事物有一個新的認識,進而尋求它的原理并找到新的思路,這種思維能力有利于人們創新能力的提高。逆向思維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從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尋找出新的解題途徑并加深對數學理論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素養的形成有些重大的意義,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意識的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加強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打破習慣性思維,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解放。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是相輔相成的,要想學好數學并靈活的解決數學問題,這兩種思維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下,很多學生都受到了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都選擇從問題的正面開始,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就被限制在一個范圍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因此,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培養是尤為重要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成為我國教學的核心內容。素質教育的要求與傳統教育不同,它不是唯分數論,而是將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力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對一些事物產生好奇心,也很容易對一些事物失去興趣,造成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生樂于學習,學生才能學到一些新的、有價值的知識。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對原有題目進行修改,將二的五次方等于多少的題目改為兩百五十六等于二的幾次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
隨著社會經歷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成為教學的核心內容。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環境,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難點,學生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數學概念,會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產生很多錯誤,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利用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兩種方式去理解數學概念,從而深化學生對學生概念的理解,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正方形、矩形、菱形、平行四邊形”等概念時,教師可以先按照教材上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其概念,以后可以提幾個問題供學生思考,“正方形是菱形嗎?”“矩形是平行四邊形嗎?”,學生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其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還能夠加深其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使得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數學公式也存在很多的逆運算。在數學公式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公式逆運算的能力,改變學生原有的思維方式,從而讓學生的數學逆向思維能力得到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多講一些相關題目,讓學生對這些公式有一些了解,之后再布置一些作業,去鞏固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反復對數學公式進行正逆運算,其潛在的逆向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養。
結束語: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逆向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初中數學教材,將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從而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