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蘭
(重慶市云陽縣盤石小學,重慶 404500)
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科技活動不僅可達成有效培養其學習興趣的目的,而且還可做到對其視野的開闊與見識的增長,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科技方面的興趣,為其創新精神的養成打下良好基礎,使得其可以積極主動的對生活與學習中的科學問題展開探索,進而可在實踐過程中對以往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其素質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要想達成上述目的對科技輔導員的自身要求相對較高,其必須明確科技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杜絕形式化教學的情況,真正投身至科技教育工作之中,進而將科技活動的本質進行體現。
如教師在開展科技輔導的過程中要不斷向學生講解科技對其發展以及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然后借助科技競賽等不斷提升學生深入探究科學問題的興趣,久而久之幫助學生養成科技創新精神。
對于科技輔導員而言,要想取得理想的科技輔導效果,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還需掌握多樣化的科學知識,并全面了解正確有效的科技方法和教育方式。換言之,科技輔導員要具有非常廣的知識面且涵蓋眾多科技知識,并對自身教育事業有明確認識,進而可在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現狀和學生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有效開展科技教學和輔導。此外,科技輔導員還要高度關注當前各行各業最新的科技發展水平,清楚了解各專業的頂尖技術,進而可以幫助青少年在了解最新科技創造和發明的基礎上接觸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因此輔導員需要有意識的提升自身綜合水平和輔導能力,在對自身知識儲備體系進行更新的同時達成有效輔導和教學的目的。
科技教育和文化課教學相同都需要以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基礎,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可以由傳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進而其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所以開展科技教育時也需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使其具有探索科技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逐漸對科學知識產生熱愛。因為科技知識具有相對單調和枯燥的特征,所以依靠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學很難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可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不僅可對以往所學的科技知識進行應用和鞏固,而且可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后獲得相應的成就感,進而了解到科技活動的魅力所在。
教師在開展科技教育時可利用科技博覽會、實驗室、科技主題班會以及小發明比賽等實踐活動形式,不僅可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而且可通過實踐操作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進行提升,久而久之學生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縱觀現階段各類科技成果絕大多數都是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由此可見個人能力和知識在科技面前相對渺小和有限,此時要借助團隊的力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積極應用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解學,不僅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而且可通過思維的碰撞達成共同成長的目的。輔導員在開展科技教育時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推進教學進程,小組合作開展科技活動時每個學生都會出謀劃策、集思廣益,在其互幫互助的過程中達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輔導員要注意學生小組合作進行科技活動時要讓其明確集體合作的優勢,進而不斷提升小學生團隊協作精神,輔導員要注意引導小學生的探索方向和深度,必要時可給予相應的幫助。
有效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是科技教育的最終目標,該目標無法通過書本知識的教學達成,所以科技輔導員必須給予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和平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實踐動手的機會,即使學生操作效率較低、質量較差、最終效果也不甚理想,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科技輔導員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打破規則進行創新,不僅可以起到優化實踐結果的目的,而且可以有效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為其后續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綜合上述所言可以得知,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科技教育活動,有利于培養其科技能力和創新精神,于我國科教興國以及科技強國整體戰略相符,所以必須給予青少年科技教育高度重視。本文在此種背景下簡單探究了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的實踐教學的策略,希望可以為一線教育輔導員提供一些參考或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