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江
(河北省赤城縣鎮寧堡九年一貫制學校,河北 赤城 075599)
初中思想品德的總目標是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筆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許多學生想到中考時的思想品德是開卷考試,到時翻看課本就可以了,在平常的學習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在上課時都沒有認真聽講和積極思考,沒有搞清基本的概念和重要的知識點,從而不能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更不能用教材中高品格和準則來要求自己。思品開卷考試改革,試題側重于學生的能力考查,重在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歸納運用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端正學習態度,理解和把握基礎知識,不會運用知識,則在開卷考試中,即使答案擺在面前,他也不能把題答好。如果說在應試教育中培養的學生是高分低能,則在現代的教育中還有可能培養出低分低能的學生。所以,在思品學科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好學生,抓好基礎知識教學才能發展學生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學了理論知識就要與現實相對照,敢于對教師講解的知識和教材知識產生懷疑,通過自己多方實踐來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并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學生深深體會到思品課有用、有價值,從而真正愛學這門學科,在教學中做到理論與社會生活相聯系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做好學科之間的聯系,如歷史學科的相關歷史事件理論與思品學科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道德觀點,借助地理學科的相關知識,來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國策。把教材中所講的道德品質、法律、法規與自己的行為習慣相聯系,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樹立公德意識,讓他們懂得知恥和自尊。學會尊重他人,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競爭、效率、公平、民主法制和開拓創新等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文化觀念,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培養自己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是完成思想品德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的原則。
能經常關心國家時政,是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熱愛祖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表現。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收看新聞節目、聽廣播、關心國內外重大時事,多進行社會調查,熱點辯論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把時政熱點與教材知識相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中學生如果能對所學知識做出很好的歸納,則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比較容易。如在教材中講到了好多個"三",教師把所有的"三"歸納在一起,"三個文明"、"三個代表"、"三個有利于"、"三個尊重"、"三大戰略"、"三大基本國策"等聯系起來對比教學則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思品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課本知識覺得都知道了,但在遇到實際問題時不會運用,考試時答不出來。對于這樣的同學教師可以讓他換一個角度想一想,自己能否編得出檢測題,如果編不出題說明對知識的理解只是在表面上,沒有真正掌握知識,所以在教學中讓一部分同學提問題,請其他同學來答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