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娟娟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學生路小學,河南 焦作 454000)
個性化教學就是教師通過自身獨特且極具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出個性化的學生。小學生年紀比較小,正處于發展階段,可塑性比較強,而語文教學就是對學生的啟蒙,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個性化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當前我國小學教學中對個性化教學有充分運用,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下文闡述了小學語文個性教學的開展,以期給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第一,教師還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對個性化教學重要性要有充分的理解,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不斷創新,在課堂教學中展現自己見解。并且,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結合學生的特點、愛好以及需求有效開展個性化教學,將學生的學習看做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第二,教師對個性化教學的精神實質要有充分的理解。教師只有充分理解的其精神實質,才能有效形成個性化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效率。所謂個性化教學就是教師要尊重所有學生的個性差異,并結合其差異性開展教學活動。此外,個性化教學還指尊重教師的差異性,并以此為依據開展教學,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促進其共性發展。由此可見,個性化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個性化的尊重,還是對教師個性化的尊重。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僵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將自己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獨特的教學魅力也無法展示出來,特別是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基本上都是根據參考答案判斷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這樣學生的答案就沒有創新,標準化比較強。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將自己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不要按照參考答案去判斷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要對學生的答案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例如教師在對《松鼠》這篇課文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問“從小松鼠外形的描寫,你體會到小松鼠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有的學生回答說“漂亮、馴良、乖巧”;有的學生說“喜歡高處”;有的學生說“警覺性十分強,但是又害怕水”。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要否定,也不要畫出范圍,將學生的答案圈在給出的范圍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靈活評價學生。
學生與學生之間是不同的,所以說不同的學生存在不同的個性化差異。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千篇一律的學習與發展,必須要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說教授給學生知識不如教授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教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例如有的學生的習慣先預習,然后再聽老師講解;有的學生對課文習慣大聲朗讀;有的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前習慣先查閱課外資料……對于這些不同的學習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保持下去,并指導學生形成獨具特色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運用該學習方法學習相關知識。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展個性化的課外拓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局限在課本教學上,要積極開展課外拓展。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較強的課外閱讀,學生閱讀哪方面的內容都可以,并且還要將自己的閱讀體會與心得感受寫下來,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對問題多層面思考的習慣。另外,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只有讓學生將語文看做是生活習慣,才能進一步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與智聯。
最后,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個性化思考。個性化是創新的基礎,學生只有不斷開展個性化思考,才能有效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個性化思考的重視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思考問題,慢慢形成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布置一些個性化較強的開放性問題,問題沒有固定、標準答案,從而使學生不斷創新,更好的感受語文魅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同時還影響其品格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個性化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教師在個性化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所謂個性化教學并不單單是指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教師只有形成獨特的個性化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