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菊
(四川省開江縣職業中學,四川 開江 636250)
任何一個學生經過良好的教育與培養都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在職業中學的學生也一樣,他們只是選擇了一條與大多數學生有所差異的路,但是并不是說這些學生就無藥可救。但這些學生總是會受到一些來自社會或者是來自家長以及來自學校的壓力,這些壓力讓他們形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作為一名教師,為了這些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必須要著重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那么如何對職業中學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我便提出幾點方法。
要對學生們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首先必須要對能夠讓學生們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對于職業中學的學生來說,讓他們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環境原因和自我原因兩大類。環境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來自于社會上面對于這些學生們的一些不好的言論,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不好的現象對這些學生產生影響,還有來自于家庭方面的不良影響以及學校教育環境的不良影響等等。而學生們個人的因素則包括⑴這些學生們的思想比較狹隘,知識素質則比較低,整體對于人生的理想與目標低,沒有很大的追求,所以導致他們在平時的生活或者學習當中,自由散漫,很多學生將一些物質以及生理上的刺激作為追求,導致會產生各種不道德的行為。⑵道德法治觀念缺乏,不能夠很好的明辨是非。這些來自于各方面的原因都會使學生們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導致他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所以教師進行教育必須首先明確具體產生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
通過心理研究表明,積極的一些情感往往能夠更好的產生理解、合作與接受的行為效果,而消極的情感也會帶來一種排斥、拒絕的情感,所以在學生們遇到了一些不好的問題或者是自己比較敏感的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們去用一種積極的情緒去對待。如何讓學生們有積極的情緒,首先我們要做到要理解和尊重學生,其次善于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說在我們班級當中有這樣一位學生,由于父母離異了,所以單親家庭讓他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積極的對他進行引導,作為教師我經常開導他,要如何走自己的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去奮斗,引導他更加的熱愛生活,積極的面對生活,讓他懂得困難和挫折是人生當中的一個伴侶,而苦難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導師,這樣引導他以一些英雄人物為榜樣,以正確的意識與看待人生,以積極的態度去生活與學習。
首先道德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與逐漸完備的一個過程,作為一個教育者對學生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重視引導和培養學生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引導學生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堅定的依照自己的道德信念去選擇行為進行正確的活動,并且能夠依靠這種信念去評價以及鑒定別人的行為的善惡,從而凈化自己的心靈。法治教育相對于道德教育來說,是一種他律的行為,通過法治教育讓學生們了解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從而確立學生們的法律觀念,來規范學生們的行為,讓學生們始終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最后就是人生觀教育。一個積極的人生觀能夠更好的指引學生正確的面對人生,引導他們反對和批判各種腐朽的生活方式,促使他們正確的對待人生,養成艱苦奮斗,助人為樂以及忠誠老實的良好美德,始終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
家庭是影響學生們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們每個人的品質以及想法都或多或少的烙印著家庭的印記,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充滿和諧與陽光的家庭就能夠更好的鑄造一個學生的健康心理,反之則會很容易給學生們心理留下很大的創傷。所以培養學生們健康的心理,教師一定要與家長做好良好的溝通,教師要讓家長了解到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要讓他們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讓家長認識到,青少年正處于一個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孩子們的情緒與行為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家長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尊重與理解他們,對孩子們的教育要既有批評也有鼓勵,使用的方法也一定是要適合自己的孩子,其次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以免造成學生過大的壓力,從而產生心理問題。對于一些問題家庭,教師也要特別的關心,要幫助他們克服由于家庭原因帶來的心理問題。總之教師要與家長做好溝通,共同促進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的發展與良好的培養。
以上便是我提出的幾點職業中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