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保斌
(河北省淶源縣城區辦南關中心小學,河北 淶源 074300)
小學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很多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是枯燥乏味的,整天和數字打交道,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高效的數學課堂。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在必行。托爾斯泰也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數學課應該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數學呢?這就需要教師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運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枯燥,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時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滔滔不絕,繪聲繪色,而學生在講臺下則是聽得昏昏欲睡,或者偷偷地做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絲毫沒有學習的興趣,極大地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幾分之一”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上課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一個簡短的動畫片《豬八戒分西瓜》。小學生很喜歡看動畫片,一下子就被動畫人物吸引了。動畫片播放到最后,豬八戒遇到了一個難題,“一個西瓜平均分給四個人,每人分到多少?”我利用這個問題引導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幫助豬八戒解決這個難題。學生的學習興趣異常高漲,很快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的過渡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在數學課堂上,經常會遇到教師說半天,學生還是一知半解。這時,可以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打開教學思路,突破教學重難點。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創設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性。例如,我在教學“元、角、分”時,我把學生帶入到生活中,更好地學習數學。首先,我在教室內組織學生在班內開了一家文具超市,每一位學生都是超市的老板。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文具定價,并用不同顏色的材質代表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生拿著自己的“錢”隨意購買喜歡的商品。通過這樣的生活游戲,讓學生對元、角、分的知識有了深刻的印象,并能熟練地運用。把學生帶入生活中學習數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生活的興趣。
數學內容是抽象的,很多知識只靠教師說,是很難讓學生理解和記住的。讓學生親身體驗,動手操作,從具體事物引入憑直觀獲得感知,是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在數學課上,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個角。”我告訴學生,不要急于回答,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動手做做看。不一會兒,學生就又得到了其他的答案。學生經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加深了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可以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降低了學習難度,更加易于學生理解。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每個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需要別人的鼓勵,在出色地完成任務后,都渴望別人給以應得的承認。”評價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是成功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及時準確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投入到學習中。教師的即時性口語評價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起著導向功能。如教師走到門口,看到端坐著的學生,暖暖地送上一句:“同學們,坐得真有精神!”學生會坐得更好。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教師表揚:“你真勇敢!”其他學生也會把手舉得高高的。因此,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做出及時準確的評價。
教師還要深入到學習小組中,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細觀察,對合作較好的小組、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積極參與學習的成員都要及時評價、表揚和激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課堂上除了教師評價,還要有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相結合的多向性評價。學生學會正確對待他人評價的同時,也學會自己評價自己,學會反思得失,認識自己的發展區和不足之處。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機械重復的課堂不是理想的課堂。數學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共同創造奇跡的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火把的課堂,是知識、生活與生命的共鳴課堂。在數學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讓數學課堂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