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新疆石河子第二十中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現代教學把課堂視為一個由活動與情感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個在發展智慧能力的同時豐富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課堂教學離不開情感的參與,必須把情感教育與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緊密結合,使情感和認知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構成一個整體。一方面認知為情感的產生和發展提供理性基礎,另一方面情感對認知活動又具有動力、強化和調節作用,以形成認知與情感相輔相成、和諧統一、主動發展的良性循環。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環境等潛在知情因素,啟動、維護、強化學生的認識活動,使學生樂學、好學,使教學過程既是認知訓練的過程,又是情感陶冶的過程,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課堂教學認知過程情感化,達到認知與情感和諧發展。
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由三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一般來說,教材教學內容中,知識內容比較明顯,認知主線易于把握,往往師生互動而產生的情感因素比較隱蔽,難以發現。事實上,數學知識內容都是人們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發現、歸納、總結而出的,都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他們寓于知識內容之中,需要教師去研究教學內容,挖掘出潛在情感因素。例如:教學統計圖時有這樣的教學內容:某飲料廠全年生產的利潤120萬元,請你按季度劃分后,制成條形統計圖。顯然它的知識內容非常清楚,若不研究教學內容,當學生制成條形統計圖后就結束,那么情感因素就被忽視,就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里,可在學生制作后,組織交流、討論:全年120萬元的利潤,按季度你是怎樣劃分的,為什么這樣劃分?很可能會出現多種情況:
1.第二、三季度利潤多,因氣溫高,市場飲料需求量大;第一、四季度利潤少,因天氣涼,飲料銷量小。
2.各季度利潤平均分配。可能這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各季度銷量一樣,利潤一樣。也可能是第四季度改進了技術,降低了成本,雖然第四季度比第一、二、三季度的銷量小,但利潤沒有減少。
3.第一季度利潤最多,理由是春節期間,銷量要大一些。
4.第四季度利潤最多。可能是研制出的新產品利潤高;可能是開辟第三產業,增加了利潤。把日常生活、生產實際、社會現實聯系起來,多角度考慮,學生思維的空間變大了,情趣更濃了,認知和情感都能得到發展。
教學中,認知、情感相互作用,貫穿于始終,直至知情發展目標的共同實現。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把缺乏情感因素的內容,在教學中賦予情感色彩,達到知情交融。
現代課堂教學,是師生生命歷程中的一段重要經歷,是其人生中充滿生命活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師生在智力發展、情感溝通、人際交往等活動中實現著自己的多種需求,并能使自己的潛在能力得到發展。主動發展,又是素質教育本質屬性之一,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教學要實現發展,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要發展基本能力和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僅要發展個性和創造性,而且要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不僅要發展智力,而且也要發展非智力,學會發展,培養社會適應性。
根據認知學習理論,數學學習并非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因此,在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上,要從被動接受現成結論,轉變為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構建新知。在教學中要針對教材知識結構,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構建新知。比如教學《求平均數應用題》,教師先拿出三個筆筒,里面分別插有2支、7支和3支鉛筆。提問:“誰能把鉛筆移動一下,使每個筆筒里的鉛筆一樣多?”一位學生前來,想了一下,從第二個筆筒拿出2支放在第一個筆筒,又拿出1支放入第三個筆筒。把三個筆筒里的鉛筆都放在手中,又在每個筆筒里放進4支,邊放邊說:“把這12支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支。”教師緊接著設問:“這12支是從哪里來的?”暗示總數量是原來幾個大小不等的數量之積。然后引導大家討論。很順利地得出:(2+7+3)÷3=4(支)。又把平均數“4”與原來三個筆筒里的鉛筆數相比,它比第一、第三個筆筒的多,比第二個筆筒的少,進一步說明了求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現代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是由封閉走向開放。學生在輕松的、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才能充分地思考、研究和領會知識與其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開放性的指導,重點放在教學過程的宏觀控制上,多給學生探索的機會和思考的空間,為他們指導解決問題的線索與思路;課堂要有開放的氣氛,主要體現在師生關系的和諧,教學過程的民主上;學生要進行開放性的思考學習,教師就必須設計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條件。力求從現實世界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認真的動腦思考、盡情地表達交流,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自主探索,不斷創新的意識得到了培養,能力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