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貴州省銅仁市第一中學,貴州 銅仁 554300)
高中數學教學十分重要,其所學知識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影響,是素質改革的關鍵一環,不可忽視。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而枯燥,這種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模式,不利于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教學質量不佳。為改變這一狀況,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應當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教學方針,改善數學教學現狀,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分層教學的實施,可為高中數學帶來良好的教學成果,十分必要。首先,傳統教學不符合時代要求,學生容易產生抗拒心理,在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并未認清自身地位,對于高中數學來說,教師并不是主體,而是輔助角色。理論知識,雖然能為學生提供基礎學習方向,但難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分層教學,則兼顧兩者,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其次,學生之間具有不可否認的差異性,每個學生在個性和學習成績上都不相同,分層式教學,具有針對性,可顧及到每一個學生,轉變學生學習態度,使其認真對待數學學習。最后,創新能力的培養,數學思維邏輯的形成,都需要有效的分層教學。層層遞進的學習方式,可幫助學生扎實數學基礎,深入理解數學本質,做到學以致用。
高中數學教學,需實施現代化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技術,集中學生注意力,將趣味性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數學學習,保持樂觀態度,這不僅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對血液的提升具有極大的益處。在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慢慢升級難度,通過分組分層的方式因材施教,并且從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正確,以加強其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設置問題時需要多方面考慮,確保所提出的問題要顧及到每一個學生,而不是只照顧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學生。例如,在學習集合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請同學來解析復雜的集合應用題,還可以向同學提出一些簡單的判斷題和概念題,鞏固學生數學基底,培養學生自信心。另外,分層式數學作業,也必不可少。例如,對于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在給其布置作業的時候要以基礎知識和鞏固概念為主;對于數學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則應當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和應用能力的鍛煉,可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布置稍有難度的題目。
分層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按照實際情況,來分成不同類別。這里對學生的分類并不是一種不公平的對待,而是要求教師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從心理、生活、家庭背景、個性和數學成績等多方面認識學生,并據此來將學生進行分類。層次不同的學生,僅表現在個性的不同、學習成績的不同,而地位卻相等,無階級差別。教師要予以尊重,公平對待,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轉變態度,使其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調動積極性,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此之后,教師則應當根據分層情況來制定分層教學目標。學生分層完畢后,則要據此來確定教學目標。比如說對于數學基礎特別差的同學來說,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則應當是牢記數學公式,簡單理解算法,能夠解答基礎的數學運算問題。對于數學基礎扎實的學生,則應加強對其數學能力的培養,在掌握基礎內容的同時,還能解決相關問題。對于具備奧數能力的學生,則要適當提高難度系數,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加入到數學研究中。確定目標后,要以分層目標為依據,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分層教學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所制定的教學內容在結構上要存在遞進關系,一步一步深入,讓學生將其當作是“打怪升級”,突破一層難關后,向下一層進發。例如,在學習函數內容的時候,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可以函數概念和圖像為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印象,了解函數基本知識,認識函數圖像,掌握函數關系;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來說,則可將重點放在應用上,學習函數應用題解法,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分層教學模式,還應當體現在考核和評價學生這一方面。考核的內容應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設計,可在考核題目設計“二選一”,讓學生自己去選擇想要做的題目。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要評價其學習態度,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表揚,激勵學生不斷地努力;對于數學成績中等的學生,則要引導學生去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優勢,從而彌補短處,發揚長處;對于數學能力優異的學生,教師則要對其采用高標準,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其不滿足于現狀,避免驕傲。
分層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同于應試教育,其更符合當代高中數學的教學要求,具有必要性。有效應用分層教學,可改善教學現狀,緩解教學壓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開展學習活動,有利于保障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