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寶吉
(黑龍江農墾總局黨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長期以來,黨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落實國家政策、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穩定、增進農民福祉、提高農民對黨的認同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完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的社會發展變化,人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顯著變化,村級黨組織建設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出現了許多新的挑戰,在新時代如何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新形勢下我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發展成為迫切的時代課題。
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地位和農村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是黨章、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然而事實上,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軟弱渙散,領導核心弱化、虛化、邊緣化的情況普遍存在,權力結構變為二元權力結構,主體容易出現矛盾和碰撞。
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主流很好。素質、能力比較強。是有戰斗力和影響力的,但少數農村基層干部存在精神狀態不佳。有的干部精神萎靡不振,缺乏熱情和激情。沒干頭,沒奔頭。村級黨組織開展工作積極性不夠。村級干部的能力素質參差不齊,村級黨組織班子成員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和學歷偏低。
基層干部的學習培訓形式化比較嚴重,活動走過場,不嚴肅,間隔周期長,而且不定期召開,失去了政治性和嚴肅性,組織黨員學習的方式單一,實踐沒有保障,對應該堅持的“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夠好。對基層干部培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干部培訓和再教育工作,培訓重視理論輕視業務知識和崗位能力,培訓經費不足,培訓的方式沒有吸引力,沒有靈活性。與實踐工作脫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由于農村各地普遍實行村委會直選,致使村級后備干部與村級直選的現實不吻合,會產生培養了也不一定選上,費力大而成效小的誤區,而不能從農村發展長遠大計的角度出發去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缺乏系統的考核和培訓,只是滿足于名單和檔案的健全,而不著力于用,挫傷了后備干部的積極性。
少數黨員宗旨意識和理想信念弱化,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沒有入腦入心,導致服務意識不強,甚至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只顧個人小家庭,對集體的事不管不問。服務群眾提要求、講條件。而沒有把群眾利益擺在首位,思路不寬,工作方式機械,貫徹上級方針政策不到位,損害了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在群眾中的形象。
基層黨組織,不是一般的社會組織,而是政治組織,要堅守陣地鞏固陣地,突出解決存在的問題,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健康發展。
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全面清理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激發活力,堅守法律底線,少數貪污腐化、踐踏政策法律的鄉村干部要堅決懲處。移送司法機關,震懾不法分子,重塑農村的政治生態環境,選拔政治素質高,清廉為政,致富能力強的人擔任村干部,注重考核評議,本著重實踐、重政績的原則,重點是選準用好村級黨政一把手。
提高村干部的吸引力,提高待遇,可以對特別優秀的村干部,放寬條件,允許選拔到鄉鎮事業單位,或將符合條件的村支書和村主任納入鄉鎮后備干部人才進行培養管理,讓其政治上有奔頭。建立村干部報酬的最低保障線,建立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離職補償制度。要切實解決農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拓寬選人渠道,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大膽從科技示范戶、復退軍人、務工經商人員以及留村優秀青年中選拔村干部。堅持和完善干部回避交流制度,對在條件好的鄉鎮和條件差的鄉鎮的一般干部也要定期交流。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機制。
制定黨員教育培訓計劃,健全培訓的長效機制,建立培訓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中心,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依托黨員學習日等平臺,深化和拓展黨員教育管理主題實踐活動,對基層干部進行多層次,多批次的業務及黨務培訓。
冰在薄處裂,基層是執政的根基,不能弱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直接組織者、指揮者、參與者,最根本的屬性就是政治屬性,所以,作為基層干部要與黨中央和上級組織保持一致,在政治上體現四個意識,提高政治鑒別力,學習好黨的理論與方針政策,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指導工作實踐。
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工作的基礎,肩負著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直接關系到村級經濟發展和群眾穩定。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主線,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求,提高黨員質量,優化隊伍結構,全力解決農村黨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黨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