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梅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南昌市灣里區供電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電力企業中政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職工和企業溝通的重要紐帶。企業員工是政工工作的對象,政工工作的內容就是知曉職工的心意,反饋職工的要求,想方設法為職工排憂解難。從而讓職工可以安心的工作和學習,使企業生產能夠平穩運行。政工工作也能更好的解讀企業政策,幫助職工了解規章制度,使職工的未來和企業的明天緊密聯系在一起,確保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為生產工作保駕護航。通過一系列政治思想工作,企業可以更好的發現人才,激勵員工為企業奮發圖強,進而進一步降低安全隱患。
安全生產在電力企業中的效益并不明朗,導致多數人把思想工作認定為無用的。對于好多領導來說,他們往往只關注經濟建設的效果,并不看重思想工作。可是,如果出現了安全事故,其結果更是不堪設想。在思想宣傳方面,政工工作給予了大平臺,就提升安全意識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宣傳教育的推動下,通過逐步改進大家的態度,從而讓“安全生產高于一切”真正深入人心,進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文化。
在電力企業政工工作中,要想有效提升工作水平,管理人員就應該加大對思想觀念的創新,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電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定期的聘請一些專業的人員到企業中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讓員工的思想觀念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創新,提升員工的思想意識及思維能力,提高政工工作水平。
1.構建黨群部門的安全包保制度,全面落實獎罰機制,以職能論責任。讓相關人員簽訂安全包保責任書,對其安全責任進行明確,保障其和同級黨群部門共同承擔相應的責任,不斷完善包保體系,以橫向壓力、縱向責任的方式激勵工員。
2.構建政工干部聯系班組制度,將黨群的領導干部、政工科的負責人以及其他政工干部等人員以車間為聯系,以大班組、作業班組的形式開展工作,在對政工干部進行考核時,將聯系制度作為考核的標準。
3.構建安全思想分析制度。對于電力企業員工而言,定期對其安全思想進行分析非常重要,這項工作應該交由團委、團支部與黨以及站段黨委開展,工作嚴格遵循“六必談”的原則,于發生糾紛、婚喪嫁娶,工作變動、表揚以及受處分等時間地點進行,確保將思想政治做到最前列,并且能夠觸及社會與家庭。
4.構建黨團員安全分區責任制,在各個班組中以分工包保方式,以其“責任區”進行明確,讓各個責任區的安全工作成為黨團政工組織生活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5.構建企業政工組織安全交班制度,一旦發現員工發生違規現象,立即在政工黨團小組會議上進行檢查和分析,若事故較為嚴重,立即對其進行檢查交辦。
員工是一個電力企業最重要的基礎力量,面對當前的新形勢,迫于生活與工作的壓力,員工極易出現消極、負面的情緒,特別是當員工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后,員工極有可能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帶來安全隱患。因此,電力企業在開展政工安全工作時,要注意維護基層員工切身的利益,堅持以“以員工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積極和員工溝通,全面了解其需求,并采用適當的激勵措施,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增加企業的內部凝聚力,激勵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目標激勵方式。根據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現狀,完善各項相關的考核技術指標,不斷強化政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全新的指標和口號。
2.典型激勵方式。采用嚴苛評比與考核的方式,選取表現優秀的個人或者集體,并在企業內部大力宣傳與動員,給予相應的表彰獎勵。
3.榮譽激勵方式。待安全工作階段性結束后,開展相應的表彰大會,對在長期工作中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的職工給予適當表彰,選出安全標兵,并頒發榮譽證書,通過表彰激勵的方式提高職工的幸福感與責任感。
4.物質激勵方式。建立職工職位晉級和評優制度,對其安全成績進行考核,將考核成績作為晉升的重要內容,并將安全獎勵納入考核制度中,對于在安全生產中成績突出者可適當給予物質獎勵。
完善融入機制的前提是加強融入意識。語言溝通及組織能力是政工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利用勞動模范的引領作用,可以積極促進職工進一步融入到企電力業安全文化中。同時要還要利用制度來維系這種意識,確保安全意識更加走向現實,也就是“務虛”、“務實”的轉變。首先政治工作者務必要對分工了如指掌,黨,政,工,團應該共同工作,進一步把精神文明建設和安全文化進行融合,從而建設最適宜的企業安全生產章程;其次,加大考核力度,確保獎懲到位,讓思想內容落地生根,把考核和職位融合,穩步推進思想工作。如果在安全管理方面表現積極,那么要進行獎勵,相應的則進行懲罰,如果出現安全事故那么要嚴肅處理。政工工作者還要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等,把安全意識融入進去。
新形勢下,社會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同時,使得電力企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當前,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力企業所面臨的挑戰類型變得越來越豐富,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背景下,電力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經濟效益,就一定要加強內部工作,加大對政工工作的重視程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分析,找到問題成因,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對策,促進政工工作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