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袤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茶洛鄉中心校,四川 甘孜 626300)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情感豐富的學生,寫作一般都不錯。而對作文不喜歡的,沒興趣,害怕的,通常都情感貧乏,或者說是還沒有并激發出來。而我們在改學生作文的時候,如果情感真摯,哪怕語言平實一些,也會覺得欣喜。作文教學中,我們雖是在教學生方法,但情感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我認為作文教學應該首先從培養學生寫作的情感做起。
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如果沒有我們對事物仔細的觀察,也談不上我們對它的認識,更無從說到情感了。教學生學會觀察是是情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遵循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這一觀點,進行寫作訓練。寫文章先有客觀事物,經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思考人的思想才有所認識,有所反映,再把所要反映的思想內容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是寫文章的程序,也是作文訓練必須遵循的規律。因此,作文教學中,我們為布置學生作文之前,首先要為學生選準客觀事物,最好是他們身邊的,容易觀察的。這樣讓他們通過實踐對這些客觀事物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下筆寫起來就不會做無米之炊了。學生的生活圈子很小,整天在學校與家這兩點轉換,我們平時可以多組織一些班隊活動,或在春天帶學生去春游,看看外面的風景,感受春的氣息;或抽出時間帶領他們去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培養學生的愛心,或組織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像摔跤比賽、拔河比賽、詩歌朗誦會等。在活動中讓他們注意觀察體驗人、物、景、情、啟發學生寫日記,周記,觀察手記、讀書筆記,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素材,誘發學生寫作的情感,從而激發他們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一般來說,知識越豐富,情感也越深厚。因此,在寫作中首先要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與掌握,要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打基礎,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上升。設計寫作訓練時,要有一定的但是可以逾越的難度,使學生在克服困難,逾越障礙中獲得成功的歡樂,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要嚴格按照大綱要求,根據學生實際,堅持“從說到寫”、“從仿到創”、“先扶后放”的做法。從寫作內容上來說;先寫一件事,再寫幾件事;先寫簡單的,再寫復雜的;先寫個人,再寫群體;先寫靜態,再寫動態;先寫外表;再寫本質……從寫作形式上來說;先寫一段話,再寫成篇文章;先寫看圖作文,再寫命題作文。要想一蹴而就,一口吃個大胖子,不僅脫離實際,而且還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陷入望文生畏的境地。總之,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寫作要求和學生的不同實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寫作的情感,增強他們的信心,使學生愿寫作,愛寫作。
“潤物無聲”常用來形容教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重要的影響,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感染熏陶作用。課堂上教師激情洋溢,學生則會滿腔熱情地學。作文教學中,我提倡教師寫“下水文章”,這樣我們自己可以親自體會其中的甘苦,對學生寫作時的重點與難點我們會把握得更好,對他們的指導和影響就會更加具體而準確。教師的文章寫得情趣橫生、鞭辟入里,那么學生也會動情而相隨,激發出寫好作文的愿望。經驗表明,以情動情,會使學生的感情達到共鳴的境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教師愛寫、會寫、就會培養出一批愛寫、會寫的好學生。因此,作為指導學生寫作的語文教師,我們要以自己的所作所為,要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和熏陶學生寫作的情感。
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來自于老師的。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要采取多肯定、多鼓勵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切不可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作文的評價盡量從正面進行指導。就是對他們評價時,少用批評的語言,但不是不指出他們的問題,而是給出修改的建議,指明方向,讓他們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尤其在小學時期,他們才處于作文起步階段,我們一般不要片面追求立意的深刻、新穎,結構的獨特、新奇。可以教給方法,但不能用所謂的一個模式去限制他們。比如,一篇文章里,要首尾照應,要用過渡段,還要有環境描寫等等。這樣只會讓他們寫成“新式八股文”,四不像。每次訓練不要要求過多過高,可只提出一個具體要求;要努力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優點或進步,都要加以肯定,鼓勵表揚;重視作文的評講,經常交流好作文,張貼好作文。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經保護和激發學生寫作的情感。
培養和激發學生寫作的情感,讓學生愛上寫作并不是一件苦差使,也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只要我們讓學生明白:寫作如同說話一樣,完全是工作、學習、生活的需要。并給他們做好寫作情感的鋪墊,那他們就會對寫作產生了情感和興趣,作文也就不再是苦差事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也就不那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