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林
(重慶市云陽江口中學校,重慶 云陽 404506)
音樂鑒賞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音樂鑒賞可以發揮學生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音樂鑒賞可以抒發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創造力。當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很嚴重的問題如下:忽視音樂鑒賞的本質,把外在形式放在首位;忽視音樂鑒賞的個性,把音樂鑒賞與其他學科混為一談;忽視音樂鑒賞的趣味性,課堂內容枯燥乏味;忽視音樂鑒賞的創造性,課堂教學墨守成規。那教師如何解決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呢?下面通過四個方面介紹一下針對性策略。
傳統的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對音樂鑒賞的理解很片面,把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放在音樂的表現形式上,卻忽略了音樂鑒賞的本質,導致學生對音樂鑒賞的理解只停留在表現形式上,對音樂鑒賞的審美價值無從得知,限制了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剝奪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其實,音樂鑒賞的藝術性很強,音樂鑒賞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觀。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音樂鑒賞的本質,把音樂鑒賞的審美價值展現在課堂上,讓學生在音樂鑒賞課堂中發現美、體驗美,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更加熱愛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高亢的西北腔》這節內容,教師不要一味地給學生講解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也不要把重點放在民歌的表現形式上,而要把重點放在鑒賞多彩民歌的本質上,讓學生體驗民歌的腔調及情韻的美,提高審美意識。
傳統的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注重音樂鑒賞與其他學科的共性,不論是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與其他學科沒有不同之處,這些不符合音樂鑒賞的特點,導致學生不能發現音樂鑒賞的與眾不同,對音樂鑒賞的個性無法知曉,限制了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掠奪了學生個性的發揮,其實,音樂鑒賞具備特有的性質,可以塑造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指導學生發現音樂鑒賞的個性,把音樂的與眾不同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音樂鑒賞課堂。比如:《京劇大師梅蘭芳》這節內容,教師不要像其他學科一樣,只是單純地給學生講述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事跡等淺顯的內容,而要讓學生通過梅蘭芳體會京劇與其他音樂的不同之處,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通過京劇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發展自身個性。
傳統的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音樂鑒賞的知識與技能的提高,給學生“滿堂灌”式地講解音樂鑒賞的內容,很多學生會對教師傳授的內容感到枯燥乏味,限制了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消磨了學生對于音樂鑒賞的興趣。其實,音樂鑒賞是趣味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取一定措施把音樂鑒賞的趣味性體現出來,讓學生以音樂鑒賞為樂,在快樂中提高音樂鑒賞水平。比如:《飄逸的南國風》這節內容,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民歌的樂趣,還要讓學生了解民族風格,學生了解得越多,樂趣也就越多,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提高得也就越快。
傳統的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總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直接給學生講解教材內容,不注重音樂鑒賞的創造性,缺乏創造性的課堂毫無生氣,限制了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其實,音樂鑒賞是創造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在教學中把音樂鑒賞的創造性淋漓盡致地穿插在講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及創造力。比如:《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這節內容,教師要讓課堂充滿激情和生機,亞洲的音樂源遠流長,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亞洲音樂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音樂鑒賞水平。
以上內容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解決當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分別是:引導學生關注音樂鑒賞的本質,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指導學生發現音樂鑒賞的個性,發現音樂鑒賞的與眾不同;引導學生體會音樂鑒賞的趣味性,讓學生以音樂鑒賞為樂趣;指導學生重視音樂鑒賞的創造性,讓學生提高音樂鑒賞水平。這只是其中的幾種策略,教師要在音樂鑒賞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提高音樂鑒賞課堂有效性的策略,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和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