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良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實驗小學,廣東 珠海 519100)
任務驅動法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以某一任務為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任務驅動法可以促使學生在任務的推動下,主動構建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問題的學習體系。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實用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任務驅動法,來促使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并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將任務驅動法應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和情境教學法相聯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以和教學知識點存在密切關聯的情境,從而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融入到情境教學當中,學生也就可以良好的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
舉例說教師在教授學生如何使用電子郵箱的時候,學生在明確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之后,學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注冊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子郵箱,第二步是知道怎么寫一封電子郵件,第三步是要知道怎么將一封帶有照片的郵件發送給自己的同桌。在這種情境下,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并覺得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充滿樂趣。
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任務的提出必須掌握以生為本的原則,采取符合學生認知,能夠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的教學策略。在構建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任務驅動法,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授“制作作息時間表”一課時,教師設計了以下教學任務:①寫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②錄入作息時間;③為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制作邊框;④設計自己喜歡的版式。任務一出,學生們認真地行動起來,遇到問題,他們或主動向課本求教,或主動向同伴請教,或主動向教師求助,課堂學習氣氛井然有序。當成功設計出作息時間表時,學生的成就感都寫在了臉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鍛煉。
眾人劃槳開大船。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展開合作探究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入挖掘集體的智慧,從而形成強大的合力,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可以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集思廣益、集眾之長,使學生少走彎路,從而順利地完成任務,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火柴人跳舞》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首先給學生演示了怎樣給角色添加新的造型,怎樣控制角色變換造型,以及如何讓多個造型在統一中心點上。然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任務:請制作動作更加豐富的火柴人。然后,我把學生進行了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內的合作探究完成8個火柴人造型的設計,并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讓火柴人做出各種動作。這樣,學生紛紛投入到了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組內成員獻計獻策,為了使火柴人的動作更加連貫、合理,不停地進行調整和修改,最后,終于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之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這樣,我通過圍繞教學內容來制定探究性的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組內合作探究,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全體成員的智慧,從而形成了強大的合力,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在任務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及時給予學生科學的評價和恰當的點撥。只有這樣,才能夠明確學生努力的方向,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要盡量采取鼓勵和表揚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當然,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的監督意識,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及時改正自身出現的問題。
比如:在學生完成了“畫規則圖形”的實踐任務之后,筆者就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了評價。當然,筆者主要采取了鼓勵的形式,如:你做得很好,希望你可以繼續努力,加油。這樣的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幫助學生樹立起了學好信息技術知識的自信心。而在學生完成“編排活動報告”的小組合作任務之后,筆者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了不同的評價,對于合作效果不好的小組,筆者則是直接指出了他們出現的問題,如:你們態度不太認真,希望下次注意。而對于學習效果很好的小組,筆者則進行了表揚,如:你們完成得非常好,其他小組要向這組的成員學習。這樣的評價模式,就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也能夠明確學生努力和學習的方向和目標。
總之,教學任務決定著任務驅動法的制定,教師監督和指導任務驅動法的執行,掌握教學任務的完成進度,學生則是任務驅動法的實施對象,也是教學任務的實踐操作者。該方法有利于教師主導教學,自主設計教學任務,輔助完成任務,評價協助學生。運用驅動任務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協作,提高學生的獨立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學習興趣。教師也能從這種方法反省自身教育方法,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水平。驅動任務法的實施能實現雙贏,不僅能促進學生自我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更有益于提高教師水平,有利于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