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玲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金沙第二小學,福建 三明 365000)
小組合作教學法受到各個國家的歡迎,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最近幾年,在教育改革的帶動下,小組合作教學法逐漸地走進我國課堂。然而小組合作教學方案設計并不是很合理,以小學美術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堂上雖然將學生分成為不同小組進行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績作為評價小組成員的主要指標,但是教學過程中依舊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負責講解,學生各自完成美術作業,依舊未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法應用過程中,將學生分成為不同小組,教師負責講解美術作畫要點,應該由小組學生協同合作完成繪畫,教師根據小組繪畫作品,來對小組進行評價打分。
小組合作教學法顧名思義關鍵點在于“合作”二字,主要是鍛煉學生合作精神。然而對我國目前學生而言,合作意識卻比較薄弱。如今,獨生子女比較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便缺乏團隊意識,并且受到家長“爭第一”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都喜歡獨自享受勝利的滋味,而不喜歡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例如在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在繪畫作業布置后,需要小組共同完成相關美術作品,而不是小組成員各自完成各自作品,需要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探討,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作力,共同完成一幅出色美術作品。
小組成員若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就需要安排好各項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之間的搭配。比如:每個小組中必須有一個組織能力強的,還要有一個善于樂于助人的同學,這樣才有利于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開展和小組凝聚力的展現。老師還需要注重選出美術天賦高的學生擔任小組組長,讓他們能在小組當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了“主心骨”的指揮,能夠讓老師更輕松的教學。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也要考慮到能否促進不同性格學生之間的合作,以提升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需要改變教學策略,利用創新性思維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覺,在無意識當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如此以來,才能更有效的進行每個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美術學習水平的提升。教師應該綜合學生、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環境等多方面的特征設置教學策略。在教學組織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主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掌握美術學習的目標。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有意地的組織一些教學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個體意識,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標。此外,教師應該將自己掌握的技能和小組學生所掌握的其他美術類知識學習作為同樣的教學目標。加強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提高他們合作學習的精神,從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逐漸走上成熟的階段,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美術能力,為以后學生深入美術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及時的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對學生的發言及見解做出鼓勵性的言語支持,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側重點。小組合作的效率高低取決于學生能否學會合作,而小組之間的共同發展,需要學生學會傾聽、學會運用,合作才能夠愉快的進行,相應的合作學習的時效也才能夠體現。老師要將這些方式的大力提倡、積極推進,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這種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進一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創造美的能力。
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小組成員互相獲得信任十分重要。對小學美術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完成繪畫作品時,需要同學之間互相信任,相信對方的審美以及構思,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配合完成美術作品。教師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過程中,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改變傳統評價方法,不要以個人為評價單位,要以小組為評價單位,個人成績不能夠列為總體成績。進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第二,為學生營造溝通交流時間和機會。同學之間由于缺乏溝通,進而影響合作效果,因此,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十分重要。教師要多舉行相關活動,讓學生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幫助,不能夠因為外在因素而歧視學生,讓學生了解到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第三,對團結合作精神進行宣傳。教師在小學生心目中地位比較高,若是教師能夠將團結合作好處進行講解,小學生會很容易獲得啟發。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團結合作能夠為自身帶來的好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是小組合作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老師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教會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如何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自己美術素養、提升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老師一定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從教育教學的目的、實效,學生的長遠未來出發,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發揚團結合作精神,使小組合作學習在美術教學的發展中發揮其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