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玉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鄭州 450044)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所在,傳統文化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使大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現以文育人,緩解高校思政教育政治性與文化性不平衡的現狀,進而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得到提升,是當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聚焦三個問題: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客觀需要。大學時期是大學生個體思想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的主陣地,高校思政教育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引領大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心靈家園的重任。然而,如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深度融合,達到渾然一體的程度仍然是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探索的。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五千年漫長歲月,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其中的優秀文化思想既是一種理想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達到和諧圓滿的方法,至今仍散發著普世的光芒,成為中國人的基本追求和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基本哲學,是全人類優秀文化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涵蓋儒家優秀文化(主要有誠信、忠孝、禮儀、和諧、克己奉公、講信修睦、選賢與能、天下為公、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大同理想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慎獨”等)、道家優秀文化(主要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和樂)、墨家優秀文化(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法家優秀文化(只憑借德治不足以治國安邦,實現社會和諧,必須實施法治,以法促和)。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有著特定的內涵和占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攏著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蓋了語言習慣、文化傳統、思想觀念和情感認同等,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其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仁愛為本的社會關愛精神、以自強不息為動力的進取精神,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價值,優秀傳統文化又是核心價值觀的根源。因此,中華傳統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愛、誠信、正義等優秀的價值理念,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根基和載體;另一方面,大學生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創新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發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一脈相承。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首先,需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要打造一支思想態度端正,專業素質過硬的輔導員教師隊伍。其次,在優秀傳統文化課的教材中,盡可能同時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征:歷史性、政治性、文化性。再次,充分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和改革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思政教育中可借鑒儒家德育思想中的許多教學方法,如,榜樣效仿法、熏陶管理法、躬行實踐法等。最后,要有目的性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課程體系之中,增加思政理論的說服力。
為學生創造社會參觀活動的機會,讓他們走進歷史博物館,走進紅色革命根據地,讓他們親身感受優秀傳統文化并從中吸取寶貴的經驗。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學生深入到鄉村基層,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宣講以及幫扶的活動,根植他們的愛國熱情,進一步磨礪他們的意志,在充分了解基層社會實際的同時,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反哺,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提高道德情操。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從孟子的“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到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再到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體現了我國歷代文人先哲對理想信念的深刻認識,與當今高校思政教育目標高度契合。二是愛國主義教育。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都顯示了他們的歷史擔當。三是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強調做人要明理守規、仁愛向善;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強調堅守誠信,做到知行合一。
新媒體技術具有開放性及便捷性的特征,網絡平臺對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踐行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應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專題,利用游戲競技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文化。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創作歌曲、微電影等藝術作品的方式,利用文字、圖像、動畫及聲音等學習并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