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芳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學,銅仁 554300)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學藝苑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并且,作為我國古代文人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古詩詞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所以說加強古詩詞教學,無論是從傳承歷史文化的角度而言,還是從促進學生人生發展的方面而言,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在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就要深入挖掘古詩詞的價值,并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將這一價值發揮出來。從而升華詩詞教學的意義,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我國文學發展歷史中,古詩詞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其包含的文學與美學價值非常豐富,直接影響到當代文學發展,必須要保護并傳承好這些古詩詞成果。另外,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利于培養學生養成更好的審美能力,情操高尚發展,自身審美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
學語文不得不涉及歷史,并且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也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目標。而每一首古詩詞都是特定時代、特定人物的產物,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另外,學生只有了解詩詞的歷史背景和人物生平,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詩詞的中心思想。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在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詩詞拓展。首先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對詩詞的創作背景、作者生平、作者作詩時的生活境遇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合理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以此拓展學生的歷史視野,強化學生對詩詞內容和詩人思想情感的理解。
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是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目標。并且,詩詞素養作為語文綜合素養的一部分,對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鑒賞能力以及審美情趣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培養學生的詩詞素養,就要落實到培養學生的詩詞興趣,提高學生理解詩詞、鑒賞詩詞的能力,以及豐富學生的詩詞儲備等方面。所以在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喜好來舉辦各種形式的詩詞活動,以實現快樂的詩詞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對詩詞的熱愛之心,促進學生詩詞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例如,為了夯實學生的詩詞基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詩詞的動力,我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詩詞接龍、詩詞朗誦、詩詞大會等活動。比如在一次詩詞大會中,我先將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詩詞進行整合,再適當滲透一些課外詩詞,然后從詩詞常識、詩詞鑒賞、詩詞背誦等幾個方面整理成一個個小問題。形式如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中提到的《玉樹后庭花》與哪個人物有關?A.劉禪;B.陳叔寶;C.李煜。然后在大會進行中,將班級學生分成四組,每組選出代表參加比賽。我通過多媒體展示問題,四名學生代表搶答,最后選出優勝組。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拓展學生的詩詞視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詩詞的意識,從而為培養學生的詩詞素養奠定良好基礎。
德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古詩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情操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中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便可以根據詩詞內容和中學生的特點適當滲透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詩詞內涵,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并提取其中優秀的哲理和精神鼓勵學生學習和踐行。以此深化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例如,在學習《過零丁洋》一課時,我先為學生介紹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所知道的關于文天祥的事跡,以此增進學生對詩人的了解。然后我向學生提問:“詩人在最后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學們知道‘丹心’是什么心嗎?”學生便給出“愛國之心”“忠義之心”等答案。而后我便繼續引導:“文天祥是一個把人格與詩格渾然一體的偉大詩人,那么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哪些精神呢?”以此引導學生體會文天祥舍生取義的精神,學習其愛國、忠正、自強不息的民族氣節,從而升華詩詞教學的意義。
古詩詞創作中,任何作品都不會憑空出現,其包含的詩詞寫作知識是極為豐富的,結合創作背景,作者情感變化得到充分體現。現階段,古詩詞學習中,不但要深入研究其知識,對其文意進行解析,了解其創作背景與歷史意義等也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古詩詞教學中,老師在為學生講解古詩詞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拓寬其外延,便于學生掌握豐富的文學知識。比如《離騷》教學中,其內容篇幅長,有很多偏僻字詞,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習難度,學習興趣逐漸消失,因而講解詩詞字音與字意等基礎知識時,老師讓學生課后查詢屈原及《離騷》相關資料,課堂上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老師再根據學生課后了解情況,為學生講解屈原偉大事跡、楚國發展及楚王昏庸無道的歷史,由此正式開始教學。
利用吟誦感情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初步形成,深入提高詩詞審美鑒賞能力,因而理性滲透顯得尤為重要,其主要是通過有效解讀詩詞內容人文精神,賦予古詩教育豐富的文化底蘊,以知識積累,引導學生了解詩詞作者人生經歷與所處社會環境。通過解讀詩人形象及其詩詞內容意蘊,對文字意象與理性美進行正確理解,以此引導學生體會人生意義,人格健全發展。古詩詞鑒賞中,如何避免理性滲透變為概念化說教是理性審美目標實現的關鍵,從根本上獲得審美體驗,升華詩詞知識的美。
在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詩詞的特點和學生的發展需求積極優化教學策略。爭取通過詩詞教學培養學生的多方面素養,從而更好地實現古詩詞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