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權
(貴州省甕安第四中學,甕安 550400)
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可以激活學生的生活意識,將學習建立在生活的土壤上,讓學生發現地理學習的現實意義。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重視生活的作用,割裂了教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起來一頭霧水,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時,應重視日常生活的作用,加強學生生活意識的培養,借助生活來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如在學習中國的河流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能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的河流與湖泊,會區分外流河、外流區、內流河及內流區,知道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喚起學生的讀圖意識,引導學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著名的河流與湖泊。學生一聽說是介紹河流與湖泊,都顯得很積極,紛紛舉手表示想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河流與湖泊,課堂氛圍在學生的積極發言下變得熱鬧起來。學生通過知識對我國的主要河流及湖泊有了大致的了解,認識了培育我們上千年的母親河,激發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形成了讀圖的意識,在讀圖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學習地理的意義,掌握了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建立了圖文結合的思考機制。
教師在教學中圍繞情境展開,能夠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直觀認識,調動學生的感知意識,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掌握所學知識。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盲目自信的問題,沒有對情境加以篩選,耽誤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時,要立足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結合地圖來理解所學知識。
如在學習認識大洲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讓學生掌握各大洲的主要信息,尤其是亞洲的海陸位置、地形、氣候等特征,學會結合地圖來比較各大洲的異同點,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認識大洲的紀錄片,為學生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使學生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獲得地理學習的奧義,知道我們生存的地球的主要環境。學生觀看視頻后,感受到了地理的重要意義,知道了認識某一個區域要從該區域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水系特點等方面展開探索,了解了各大洲的自然環境,掌握了亞洲的主要知識,豐富了自己的世界觀。在教學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手中地圖的作用,結合地圖來理解課本中的內容,獲得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建立了系統的地理學習框架,對亞洲的自然環境有了清楚的認知,能夠運用地圖將其描述出來,提高了自身的讀圖能力,形成了圖文結合的好習慣。
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生合作展開教學,可以緊密學生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默契感,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優勢,吸取他人的長處,豐富自己的學習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時,沒有為學生留下充足的合作時間,使合作教學流于形式,引起了學生的逆反心理,不肯配合教師工作。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時,要立足學生,不斷優化課堂,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合作環境,讓學生在合作中不斷豐富自身的讀圖技巧。
如在學習世界的氣候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讓學生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區是存在氣候差異性的,使學生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情況,結合氣溫和降水的地圖來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將學生分成了6 人小組,組織學生共同完成世界主要氣候介紹手冊的繪制,讓學生在制作介紹手冊的過程中,熟悉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地區,能夠通過觀察地圖,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充分利用了圖書館豐富的資源,搜集了大量的地理資料,結合地理地圖,獲得了需要的知識,將其寫進了自己制作的介紹手冊中,對于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的地方,學生還簡單地融入了地圖的繪制,使手冊變得更有閱讀性與直觀性,清楚地介紹了世界氣候主要類型及其分布規律,完成了學習任務。對于在解決任務過程中出現的有爭議的問題,學生積極地在地圖中尋找答案,試圖借助證據來說話,提高了自己的讀圖能力。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合作,加強了學生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形成了善于讀圖,結合地圖解決問題的意識,增強了學生讀圖的能力,知道運用地圖來學習地理。
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認為考試不考,導致學生空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時,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為學生創設參與實踐的機會。
如在學習北京市的城市特征與建設成就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讓學生了解北京的自然環境特征、城市職能等,分析北京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的主要措施,為學生設計了練習題,讓學生結合地圖來回答北京的地理位置,描述北京的地形類型、地勢特征和地形差異等,根據北京氣溫、降水量圖,說出北京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一位學生在觀察北京降水量柱狀圖的過程中,由于失誤看錯了降水量的月份,導致在回答問題中出錯,針對學生的這一問題,我及時對學生進行了指導,讓學生結合問題認真讀圖,減少解題過程中的失誤,學生會改善自己的讀圖習慣,認真讀圖,其他學生也引以為戒,在讀圖時變得更加專注,提高了自己做題的正確率。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實踐練習,培養了學生的讀圖應用能力,使學生在讀圖答題的過程中及時發現了自身的不足,進行了彌補,提高了學生的讀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