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焱 鐘照華
(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 150081)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醫史學作為醫學與人文之間的橋梁學科,更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BOPPPS(導學互動的加式教育)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和交際法為理論依據推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根據人的注意力只能持續15 min 左右的自然規律,將課堂教學內容分割成15 min 左右的多個小單元,使學生能全程集中注意力專注于課堂,在課堂獲取更多知識。BOPPPS 模型的核心有以下兩點。一是強調學生全方位參與式學習而不只是聽講。二是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以調整后續教學活動 ,具體主要分為六大模塊:①引入——吸引學生的興趣;②目標——讓學生知道該課程要到達的教學目標;③預測——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④參與式學習——讓學生多方位參與教學從而掌握知識;⑤后測——了解該課程是否到達教學目的;⑥小結——總結知識點。
使用BOPPPS 教學模式中的各板塊應用到醫史學教學中,進行翔實的教學設計。
首先以醫學史料案例作為導課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將人文精神穿插進案例講授中,例如在講授近代實驗醫學奠基的時候,除了講授維薩里建立科學解剖學的過程,出版著作《人體之構造》作為解剖學走向科學的標志,還要講到他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這是奠定了西方醫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態度。
需要明確學習目標,作為詳細講解內容,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反復強調,例如現代外科學為什么能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這與近代外科三大難關有密切的關系?失血、感染、痛疼就是制約外科發展的重大難關,這三點需要學生牢記。
該板塊可以作為一個橋梁,連接前后的內容,例如之前課堂講授了外科三大難關制約外科學的發展,那么這三大難關是如何突破,是誰突破的呢?通過這一板塊,可以了解學生們之前專業課的學習情況,知識儲備,也可引起學生們對之后內容的興趣。參與式學習是該教學模式中最讓學生感興趣的部分,主要的方法主要有幾種:①播放史料視頻,錄入BBC 最新錄制的《手術五百年》,一起回顧醫學發展中的節點;②PPT 展示,有的時候是教師準備的,有的時候是學生根據課程內容準備的;③分組討論,教師拋出問題,班級學生分為兩組闡述觀點。
在該板塊中采用的方法有課堂提問、布置課后作業等,教師根據這些信息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并對之后的講授內容進行微調。
醫學偏屬于理論學科,相對比較枯燥,剛邁入醫學學校的新生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醫學領域,面對解剖課上生僻的術語、生理課上難記的數字難免會束手無策,有的學生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醫史學教師采取BOPPPS教學模式為,每次導入部分都要提供歷史上醫學家們從醫的經歷,以及醫學的魅力、醫生的救死扶傷精神等,從而使學生激發學生對于醫學的興趣。
每一節課的參與式學習部分,學生們分為兩組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疾病的探索之路總是艱難曲折、遍布險阻,我們引以為傲的醫學成就中隱藏著先驅們多少失敗的痛苦和不眠之夜,甚至包括一些“瘋狂”舉動。例如提出幽門螺旋桿菌就是導致潰瘍理論的澳大利亞科學家馬歇爾就是在自己身上做人體試驗得出的充足證據,在討論中有些學生贊成這種方法,有的持反對意見,但都贊成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在討論中強化了這種對于真理的追求精神是值得每一個科研工作者學習和繼承的,醫學生從入學起就應該培養這種對于真理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將人文知識融于醫學之中,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是改革教育理念和衛生事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方向之一。通過課堂熏陶、學以致用、社會實踐等多種環節可實現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其中依靠專業教師,結合專業教學進行人文教育,是深化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這就要求包括醫學基礎課和醫學專業課在內的一切教師,要從根本上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于本學科的教育當中。唯有如此,才有利于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的步伐,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總之,深化醫史學專業的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BOPPPS 教學模式對醫史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巨大的幫助,改變了原來醫史學沉悶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變得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知識點學習的基礎上注重學生人文能力的培養,使課堂教學時間分配更加合理,課堂結構更加有效和完整,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醫史學課程的教學中,我們開展BOPPPS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既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又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品格,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將“教師要學生學”變成“學生自己很想學”,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我們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BOPPPS 教學模式將會更加提升醫史學教學效率、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人文精神以及專業思政等方面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