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許林玉
粉鹽無法讓你變得更健康。嚴格來說,它并非產自喜馬拉雅山。盡管如此,粉鹽還是對人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幾十年來,我一直認為鹽是白色的,無論是食鹽、海鹽還是猶太鹽,都是如此。天是藍的,鹽是白的,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在大約三年前,出于一些我并不清楚的原因,我見到的很多鹽突然變成了粉紅色。我買回了一些粉鹽,雖然我不知道為什么要買,但好像就是應該這么做。
更具體地說,幾乎所有粉鹽都被貼上了喜馬拉雅的標簽,它們中大部分產自巴基斯坦克拉烏鹽礦。這座大型礦山坐落于伊斯蘭堡和拉合爾地區之間,位于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據說,該鹽礦最初是由亞歷山大大帝發現的,其鹽脈在古代海床被推到內陸時形成,已經有上億年的歷史。今天,許多食品、美容產品和家居裝飾品中都含有粉鹽。一些具有影響力的關注健康問題的人士堅持認為,它能幫助人們調節血糖和睡眠周期。在威廉·索拿馬公司,約30美元可以買到一套用玫瑰色喜馬拉雅巖鹽雕刻而成的小酒杯。
盡管喜馬拉雅粉鹽擁有預期的烹飪用途——使食物帶有咸味,但其品質從未被認為有特殊的價值。因此,要使它從食物領域的落敗者迅速變成現代生活方式的圖騰十分困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食品、媒體和健康等眾多看似不相關的領域須相互碰撞。
即使你沒有成為高端美食家的想法,但如果對食物感興趣,也可能從2009年起就會時不時地見到喜馬拉雅粉鹽。美國喬氏超市(雜貨連鎖超市)的代表埃琳·貝克(Erin Baker)介紹說,從那時起,喬氏超市就開始以研磨粉末的形式預先將其包裝起來。貝克不愿透露具體的銷量,但她指出,喬氏超市的產品比傳統雜貨店少,而且會循環更換那些賣不動的產品。她說:“我們已經連續賣了9年粉鹽產品(現在仍然在銷售),這表明該產品能夠激起客戶的興趣?!?/p>
幾年前,我在喬氏超市第一次接觸到這款產品。當我注意到它出現在一個朋友的晚宴桌上后(因為它是粉紅色的,很容易被注意到),似乎我后來拜訪的每個人的家里都備有這種東西。這種研磨粉末產品售價只有幾美元,而且在那些正在打造自己的成人食品儲藏室的年輕家庭廚師社交圈子里,它們就像會“傳染”的哈欠一樣流行起來。
粉鹽的外觀令人難忘,這也給產品帶來了一種優勢。如果沒有這種優勢,營銷人員就很難給像鹽這樣普通的東西賦予特殊的意義:一個獨特的品牌。美國最大鹽進口商SaltWorks的業務經理梅根·奧基夫(Megan O’Keefe)表示:“它真的很漂亮,對吧?粉紅的顏色和自然的外觀讓粉鹽一見難忘,這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p>
食品科學家兼廚師阿里·布扎里(Ali Bouzari)在美國丹佛的一家調味品專賣店里第一次見到喜馬拉雅粉鹽。他告訴我說:“我問一個店員它有什么益處,但她只是看著我,面無表情地說會變成粉紅色。”
這種鹽能夠在Instagram(一款社交應用)上成功成為家庭烹飪的審美標志,其顏色無疑是關鍵所在。在粉鹽話題標簽下,有超過7萬張與粉鹽相關的圖片。馬克·畢特曼(Mark Bitterman)曾寫過好幾本關于精制鹽的書,他認為喜馬拉雅粉鹽的審美差異可以讓消費者看出其他方面的差異。他說:“有人告訴我們不要吃鹽,但我們必須吃,而且從生理上說,我們是被迫吃。如果沒有鹽,味道就無法顯現出來。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某種方式來緩解吃鹽的恐懼和需要鹽的生理現實之間的緊張關系。于是我們會說,呃,天然鹽,粉色鹽,隨便什么鹽,都是安全的?!?/p>
布扎里在其食品產品咨詢公司的客戶中也看到了類似的現象。粉鹽是“優質鹽”,一些客戶確實會這么說,他們想確保他們的豬肉皮或其他食物只使用優質鹽。粉鹽可能看起來很漂亮,但如果沒有流行的健康理念推波助瀾,它達不到現在的流行程度。通常某種食物或食物原料會根據它們的純度或天然性質被賦予模糊的準藥用價值。
很多東西之所以流行,是因為Instagram上那些擁有眾多粉絲但缺乏資歷的人發布了有關它們的健康聲明,但喜馬拉雅粉鹽的情況似乎稍有不同:人們先是看見它后覺得喜歡,然后其中的許多人反向找了一個理由,證明這種渴望合乎常理。這完全是因為這種鹽的微量礦物質含量較高,而正是這些元素賦予了粉鹽獨特的外觀。據布扎里說,盡管這些礦物質的確存在,但與之相關的健康聲明都是杜撰的。從成分上看,這種鹽中所含的鋅、鎂或鈣不足以起多大作用。此外,由于缺乏更完整的化學成分分析,這種鹽是否有助于體內營養吸收還值得懷疑。
盡管如此,對很多人來說,這種食物的傳奇來源足以給那些健康聲明披上一層“可靠”的外衣。由于喜馬拉雅粉鹽在美國被貼上了“健康”和“源自東方”的標簽,它含有一些成分,這些成分像姜黃和抹茶一樣在美國以外的地區長期使用,由于具有神秘的異域性和近乎神奇的藥用特性被人們奉為神物,有時甚至被濫用?!拔也恢婪埯}是否會成為神圣的文化試金石,”布扎里說,“但我很好奇,如果它被稱作巴基斯坦鹽,人們是否還會同樣去接受它。”
在畢特曼看來,喜馬拉雅鹽成功的關鍵似乎在于,它一直游離在美國和歐洲傳統之外。粉鹽首次出現在美國市場時,來自法國的優質鹽——灰海鹽和鹽之花海鹽——恰好也剛剛進入美國市場。人們似乎認為后者不可能有益健康。
如果不是因為人們對工業化食品體系日益擔憂,這種鹽不太可能流行起來。美國千禧一代是吃著八九十年代的加工食品長大的,他們想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奧基夫說:“這幾乎是一種從農場到餐桌的觀念。粉鹽產自大山,從古老的海床開采而來,這個故事本身就帶著浪漫色彩?!?/p>
它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因為人們格外喜歡這種鹽,所以這種鹽開始用于生產美容產品和裝飾品,比如沐浴磨砂膏和鹽燈。美食文化網站www.eater.com的餐飲編輯希拉里·迪克斯勒·卡納萬(Hillary Dixler Canavan)認為,這屬于更廣義的健康態度。她說:“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美國電影演員)曾經把薯條蘸上Goop面霜吃,以證明該產品是有機產品。有一種觀點認為,你使用的美容產品應該可以食用,而你的食物也應該可以當美容產品使用,這是你真正重視天然、有機的標志?!?/p>
在食品之外的領域,粉鹽是否能夠證明其品質,卡納萬表示懷疑。她說:“高檔餐廳并沒有廣泛使用粉鹽,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粉鹽產品具有審美情趣,在這一點上,它與Diptyque蠟燭性質一樣,這是品味的另一種標志,體現了個人對品味的堅持?!?/p>
與外觀沒那么漂亮的同類產品相比,粉鹽的價格更高:SaltWorks生產的5磅袋裝喜馬拉雅粗粉鹽每袋售價19美元,相比之下,同等重量、同樣粗糙度的地中海海鹽只需11.4美元。作為一種調味品,粉鹽的功用不一定與售價多8美元相稱,所以一些人認為它不值那么多錢。但有些人也能理解這種沖動,布扎里說:“粉鹽似戲劇,似表演。就像將一小撮可卡因放在燒焦的甜菜上,從美學角度來看,這很迷人,而且會間接影響味道。從功能上說,其他鹽具有的益處,粉鹽也同樣具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