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亟待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國內廣大中小企業又長期存在著融資難與排污嚴重等問題。在中小企業融資中融入綠色金融發展理念,不僅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而且有利于中小企業主動降低污染物排放,繼而促進中小企業的全面綠色轉型。本文將探討如何在中小企業融資中融入綠色金融發展理念。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綠色金融;工業污染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推進綠色發展,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并大力發展綠色金融。2018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出偉大的中國奇跡,中小企業功不可沒;強調要為中小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優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中小企業融資中融入綠色金融發展理念,無疑可以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闖出一條新路。
一、融資難已成為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頑癥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一直深受融資難的困擾。早在1999年,專家們便發現:國有企業貸款在全國銀行貸款中的占比超過80%,民營中小企業貸款在全國銀行貸款中的占比不足20%。2009年,這一局面沒有較大的改觀,當年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超過7萬億元,其中國有大型企業貸款占比超過47%,民營中小企業貸款勉強超過50%(其中民營小微企業貸款占比甚至不足9%);2018年,民營中小企業貸款在當年全國銀行貸款中的占比最多不超過25%,換言之,國有企業貸款在當年全國銀行貸款中的占比超過75%。據調查,員工人數不足50人的小微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超過78%會被銀行拒絕;員工人數在50人-100人之間的小型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超過57%會被銀行拒絕;員工人數在100人-500人之間的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超過44%會被銀行拒絕。總的來看,民營中小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拒絕率超過65%。
2019年2月,中小企業協會執行會長張競強坦率地指出:中小企業發展形勢難言樂觀,融資難仍然是困擾中小企業的最大困難。據抽樣調查,當年只有不足30%的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其他中小企業則是通過非銀行途徑(包括個人借款、P2P、典當等)融資。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底子薄,很難上市發行股票;同樣,也難以為本企業發行債券。中小企業缺乏高價值的抵押物、缺乏資產擔保、缺乏核心技術、缺乏戰略發展規劃、經營風險高,加之一些中小企業的老板缺乏誠信意識與法律觀念,在報表上造假,因此商業銀行往往不愿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也有專家指出:自建國以來,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銀行長期壟斷金融領域,國營工廠、國營商店長期壟斷工商業領域。今天,雖然我國已經向市場經濟轉型,國營工廠大多轉型為國有工業企業,國營商店已經被沃爾瑪、家樂福淘汰,但金融領域的改革推進卻沒有跟上,國有商業銀行不僅依舊在金融領域中占有壓倒性地位,而且更愿意向國家擔保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發放安定團結貸款。
二、中小企業已成為主要工業污染源
民營中小企業不僅難以獲得銀行貸款,難以獲得高盈利、低風險的投資項目,而且也難以獲得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因此,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選擇落后的生產技術、工藝,進行粗放式生產,盲目生產大量低附加值產品(包括紙張、水晶、紡織、電鍍、塑料、皮革,等等),生產排放的工業污水、工業廢氣、固體廢棄物逐年增多。有專家調研后指出,超過80%的中小企業存在著污染問題,在全國工業企業污染源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60%;在全國全部工業污染排放總量中,中小企業污染排放量占比已經超過50%。在中小企業排放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氰化物、石油、揮發酚、懸浮物、汞、鉛、鉻、鎘、硫、酚、金屬鹽、丙烯腈、酸、有機物、氨、氮、磷、醇、鈉鹽;在中小企業排放的工業廢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工業粉塵、PM2.5塵埃、氮氧化物、烴、苯、硫醇、烷烴、烯烴環烷烴、芳香烴;在中小企業排放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鈣、氧化鋁、鎂、氧化鎂、氧化鐵、三氧化二鉻、氧化鉀。據統計,2018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超過175萬噸,工業廢氣排放量超過88萬億立方米,工業固體廢棄物產量高達13億噸。其中,中小企業排污量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三、在中小企業融資中融入綠色金融發展理念
習近平同志在2018年11月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現在,一些民營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確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但這些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應當大力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我們應當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講話精神,在中小企業融資中主動融入綠色金融發展理念。
1.大力發展綠色信貸
我國應當學習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鼓勵商業銀行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國內商業銀行必須制定精細化的貸款規劃、貸款手段,細致區分貸款品種、貸款期限、貸款利率、貸款額度,向環保、節能的中小企業、或中小企業經營的環保、節能項目發放優惠性貸款。同時,對違反《環境保護法》、違反環保、節能法律法規的重污染中小企業、或中小企業經營的重污染、高能耗項目采取必要的停貸、緩貸、收回貸款等處罰措施。商業銀行還須運用信貸手段,引導、督促中小企業主動防范環境風險、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并以此降低信貸風險,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級。通過大力發展綠色信貸,不僅可以為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而且可以引導中小企業主動壓縮重污染、高能耗生產項目,向綠色生產轉型。
2.強化綠色金融考評
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開展信貸業務時,必須著力強化綠色金融考評。綠色金融考評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基本上屬于常規的金融考評:商業銀行必須嚴格考察中小企業凈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評估中小企業是否具有較高的償還貸款能力;商業銀行必須考察中小企業在一個營業周期內,其利潤與其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工資等)的比率,評估中小企業的營利能力;商業銀行必須考察中小企業在一個營業周期內,其銷售收入與其資產總額之間的比率,評估中小企業的資產周轉速度與資產利用率。此外,商業銀行還須嚴格考察中小企業管理者的工作業績、受教育程度、經營成果,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年限,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財務報表;中小企業的不良行為信息、自行申報信息、信用記錄;中小企業的擔保抵押措施、中小企業與同行業其他企業之間的社會關系,等等。
綠色金融考評的另一個方面,則著重考察中小企業所屬行業、中小企業本身、以及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否具有較高的綠色價值:
商業銀行必須嚴格考察中小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程度,所屬行業的污染水平,國家對該行業的政策支持力度,該行業的技術水平,等等。若中小企業所屬的行業屬于高污染、粗放型行業,則必須嚴格控制貸款。若中小企業所屬的行業屬于環保型朝陽產業,則可以予以必要的貸款支持。
商業銀行必須嚴格考察中小企業生產的工藝、產品,中小企業在生產該產品過程中使用的能源,中小企業在生產該產品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必須仔細研究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否含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成分,或危害生態環境的成分;中小企業在生產該產品過程中是否采用了綠色工藝,是否大量使用了可回收、可降解、可循環材料,中小企業在生產該產品過程中“三廢”排放量,以及中小企業在生產該產品過程中使用的是傳統的化石燃料,還是地熱能、風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通過實施嚴格的綠色金融考評,不僅可以保證綠色信貸的安全(商業銀行本身也屬于企業,有義務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有義務保證自己發放的每一筆貸款的安全),而且可以督促、引導中小企業主動淘汰落后工藝,主動采用新能源,主動節約能耗、物耗,主動控制、壓縮“三廢”排放量,主動生產綠色產品。
商業銀行還應當考察中小企業產品的產銷率、中小企業的核心資源、核心技術、中小企業生產設備的先進程度、中小企業自主研發新產品的速度與能力、中小企業員工素質、中小企業技術人員的素質、中小企業產品的質量、市場占有率、顧客滿意度、中小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等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鼓勵中小企業不斷強化綠色創新,不斷提升綠色生產的水平。
必須強調指出的是:實施嚴格的綠色金融考評,無疑會使許多生產技術落后、組織結構簡單、生產規模小的中小企業倒閉破產,甚至造成工人下崗失業。但這些中小企業被市場競爭淘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必須從宏觀著眼,必須看到商業銀行實施嚴格的綠色金融考評,有利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有利于實現中小企業的優勝劣汰。
3.主動進行綠色金融創新
綠色項目的投資期較長、貸款流動性較差。為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必須主動進行綠色金融創新,主動推出新的綠色金融產品。國內商業銀行可以學習荷蘭等國的經驗,主動為中小企業進行綠色項目融資,通過銀行為中小企業擔保,幫助中小企業向社會大眾籌措資金,同時也降低了銀行自身的風險。商業銀行還應當在發達國家為我國中小企業發放綠色債券,將國外的資金、技術吸引到我國中小企業的綠色轉型中來。
4.增強中小企業自身實力
化解融資難,實行綠色轉型,關鍵還是要看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中小企業不能“等、靠、要”,必須大力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增強自身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質與科技素養,提高自身的信譽,瞄準有前景的綠色行業,進行升級轉型;并主動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技術。
四、結束語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小企業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面臨著融資難、排污嚴重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融入、貫徹綠色金融發展理念;通過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并引導中小企業實現綠色轉型。
參考文獻:
[1]蘇任剛,趙湘蓮,程慧.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作用機理、路徑分析[J].財會月刊,2019(11):153-158.
[2]游士兵,楊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測度及影響因素——基于綠色發展視角[J].金融論壇,2019,24(04):29-44.
[3]王榕,孫蒙.綠色金融拉動中小企業融資的實證分析[J].價值工程,.2018,37(26):52-55.
[4]王鳳榮,王康仕.“綠色”政策與綠色金融配置效率——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財經科學,2018(05):1-14.
[5]劉葉,楊毅,唐彩霞.綠色金融、公司治理對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研究[J].廣西科技大學學報,2018,29(01):113-119.
作者簡介:李文蓓(1968.12- ),女,籍貫:遼寧海城,碩士研究生,哈爾濱金融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管理學、金融學、工商企業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