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潔 李璐鑫
摘 要:論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分析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問題;農業現代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9-003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
1.1?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的最艱巨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地區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廣大農村地區脫貧,使全國各地區均衡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1]。
1.2? 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為了使人民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例,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向實現共同富裕邁出堅實的步伐。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鄧小平同志領導中國人民富起來了,現在要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實現強起來。
1.3? 能夠有效解決我國“三農”問題
農業農村發展要一改以前傳統的經營發展理念,進行理念和技術上的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符合我國當前實際國情,符合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現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將綠色發展作為前提;發展生態經濟,可以避免環境污染的問題;開放發展,可以找出我國農業競爭力不足的原因;共享發展,可以讓農民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
2?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勞動力外流嚴重
農村勞動力外流,導致建設鄉村人力資源嚴重不足,這一問題是農村發展所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我國現行發展政策及城鄉差距日益明顯的雙重推動下,大多數農村勞動力為了提高收入到城市打工,老人和婦孺留守農村。勞動力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
同時,進城打工的農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只能從事體力勞動,工資低、工作量大,很難融入城市生活。進城務工帶來的效益,遠不如在鄉村振興戰略支持下建設農村的收益。
2.2? 遵循發展規律,不可盲目推進
從目前來看,要以農村現存資源為基礎,經過生產加工,增加其附加值,使農民獲得更多的增值收入。在以往的新農村建設中,人們大多注重居住環境和村容村貌,本末倒置。因此,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更要注重農村發展質量。
2.3? 農業現代化進程落后
在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農村發展滯后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進程。隨著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遷移,農業現代化進程越來越緩慢,農村的凋敝和城市的繁榮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某些農村地區經濟態勢良好,但農田水利設施等各項基礎設施的現代化程度依然不足。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落后,加大了城鄉之間貧富差距,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2]。若想持久發展農村經濟,不能僅僅依靠傳統農業,而是要進行現代化建設。
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
3.1? 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三農”問題。要將“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即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3]。
3.2? 科學規劃鄉村振興發展藍圖
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作用。研究制定系列規劃,籌劃好近期工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無論是長期規劃,還是近期規劃,都要體現整體性、科學性和前瞻性[4]。
其次,要將任務目標分解,明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要求、方針、路徑、步驟及措施。做好戰術安排,從機構設置、人才配置、布局設計、振興模式等各環節入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再次,要抓好基層落實工作。抓好基層黨支部和村兩委干部這只“領頭羊”,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
最后,借鑒他國經驗,實施青年農民創業計劃,對符合要求的農村創業者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和貸款支持。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在公務員、研究生考試等方面向具有基層任職經歷的大學生傾斜。
3.3? 依托特色產業,促進融合發展
從農村現有特色資源出發,將農村發展和旅游業相結合,以營造鄉愁為經營理念,將落腳點放在農村增收上[5]。
引入現代旅游的理念,加大與工業、教育、體育、餐飲、服務、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建設特色農莊,彰顯鄉村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讓游客吃得放心、玩得盡興,從而增加農民的產業收入。
在體現旅游特色的同時,要兼顧農村屬性,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農業產業、鄉土文化等資源要素,與其他產業結合,實現吃、住、游一條龍服務。
要促進產權融合,在自愿基礎上,明確集體與個人所有權。認識到農村集體產權的共同所有權,發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整體協同作用。發揮集體組織優勢,解決特殊家庭生產困難。深化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融資,著力解決農村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3.4? 尊重和保障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地位
廣大農民是農村的主體居民,是農村改革發展的主體力量,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尊重和維護農民的主體地位,首先要尊重和維護農民作為勞動者的身份。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農業及涉農產業在農村的落地。
產業興旺,不僅包括農業興旺,也包括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相關的二、三產業的興旺。實現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引導農業生產要素回流農村,使農民在鄉村安居又樂業。
尊重和保護農民主體地位,還應該正視農民在社會發展中的推動作用及歷史地位。不斷完善農村保障體制,保障幼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
4? 結束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順應我國國情的重要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步。要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多角度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