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炳德 辛晨 馮濤


摘 ? 要:針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過程和管理的大量數據,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通過正確識別數據源,挖掘相同的粒子所產生的概念節點之間的關系,自動獲取和積累關于關聯規則的知識,并控制關聯規則,以便在搜索過程中自適應地獲得最優解,實現數據的自動獲取和處理,用數據分析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管理和優化,進而加強專業建設,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采用最佳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大數據挖掘技術 ?教學過程與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a)-0222-02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數據流動頻率高;二是數據流動量大[1]。采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對其中有用的數據信息進行挖掘,并將其進行梳理和分類[2]。當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教學決策時,能夠快速獲得有效的相關信息,進行準確推送,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采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對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為計算機專業教學與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和幫助。
2 ?大數據挖掘技術在教學與管理中的應用
在計算機專業教學與管理中,不僅要完成專業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溝通、合作和實踐能力。大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很好的應用在教學評價、教學課程設計、課程考核評定等方面。對于計算機專業而言,教師和學生可以了解教學現狀和課程內容,有利于正確把握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向改進和教學改革,形成合理的教學體系。
2.1 挖掘技術在教學評價方面的應用
對于教學過程與管理中的數據挖掘,數據庫包括基本的學生信息,學生成績,學生選課信息、教師指導信息,實驗實訓情況、教師研究信息和教學評價信息;基于應用程序的領域知識,要挖掘的每個屬性(項目)可以簡單地表示為目錄樹。分析評價課堂效果,對課堂教學效果評定分值進行數據挖掘,發現其關聯關系,通過良好的置信度和支持度,可以對教學評價結果做出準確分析。
2.2 挖掘技術在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采用大數據技術針對學生不同模塊試題的成績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數據挖掘,挖掘每個知識點的難度、各個知識點的相關性和順序關系,使教師在準備課程時能夠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更好地將知識點融入教學中。挖掘規則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平衡支持權重、適應度函數、置信度。由于閾值與置信度屬性相關,為從數據庫中挖掘有效的關聯性,必須預先定義適應度函數的閾值。
3 ?結語
本文通過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利用教學評價、教學設計、課程考核過程中的數據,運用關聯規則分析、粒度節點模型等分析各個因素之間的聯系,使整個教學管理更加合理和精準,教學決策更加科學。
參考文獻
[1] 張洪軍.基于大數據的高校管理改革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20):42-44.
[2] 孫衛東.高職教學質量之大數據管理模型[J].職教論壇, 2016(19):52-57.
[3] 楊雪平,陳光海,韓晉川.基于大數據的職業教育智慧云平臺教學環境構建[J].職教論壇,2018, No.695(07):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