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德陽 618000)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廣大農村地區具有地域遼闊、風景優美、文化豐富、民俗多彩的特點,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好鄉村旅游,打造特色鄉愁、美麗環保的中國鄉村旅游,在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當前時代背景下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描繪出更廣闊的前景。
2017年2月 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7〕1號)(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兑庖姟诽岢觥敖ㄔO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明確指出: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
根據《羅江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十三五”期間,立足現有旅游資源和生產條件,堅持因地制宜,以特色產業為基礎,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農耕體驗等新型農業,加速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尤其注重相關產業鏈條的建設與發展,從整體上形成三產良性互動的格局,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推進全區旅游產業從單純的景區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逐步將文旅產業打造為全區支柱產業。
白馬關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近郊,處在四川三國蜀文化旅游中軸線上,距離成都67千米,距離德陽主城區19千米,是三國蜀文化旅游線上的重要環節,也是九環線旅游環線的重要環節,德陽市旅游“南有三星堆,北有白馬關”已形成普遍共識。
龐統祠墓建在白馬關雄關之上,掩映在翠柏古樹之中。它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三國蜀文化遺跡,不僅見證了三國蜀政權興亡,也是全國唯一一座紀念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龐統的專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安十九年(214),36歲的龐統跟隨劉備分兵兩路攻取雒城,一路身先士卒,不幸中流矢而亡。可謂“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劉備十分悲痛,下令將龐統厚葬在白馬關金牛古道旁。后劉備在成都稱帝,追封龐統為關內侯,后主劉禪謚龐統為靖候,并下令在龐統墓旁建祠祭祀。
金牛古道白馬關一段,北起落鳳坡,南至白馬舊場鎮,全長約4.6千米,原來全部為青石板鋪成,路中間有深車轍,原存青石板基本被損毀,僅龐統祠圍墻內、金家埡口、落鳳坡三段相對較為完整,為四川乃至全國保護最完好的古蜀驛道。金牛古道開鑿于公元前200多年的古蜀國,與萬里長城、靈渠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奇跡,被稱為中國道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點將臺高約10米,長30多米,寬約10米,為天然形成礫巖層疊平臺。據當地民間傳說,此處為張飛點將為龐統報仇處。清《羅江縣志·古跡志》有:“將臺,在落鳳坡側,相傳漢諸葛武侯點兵于此,舊有亭,今廢?!逼渌涊d與當地民間傳說有所不同。平臺四周遍布松柏,在臺上可俯視整個成都平原。
八卦谷傳說為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與魏國大將鄧艾決戰之處。從點將臺向東邊看去,高大的松柏及各種低矮灌木掩映,外表看似比較平緩,其實山谷中怪石嶙峋,岔路極多,初次進入谷中,如迷宮一般難以尋找方向。山谷中有“忠魂谷”“擂鼓坪”“旌旗嶺” “五行陣”等諸多景點可以游玩。
依托白馬關貴妃棗、脆冠梨、西蜀蜜柚、生態土雞、蜂蜜、葡萄等20余種特色農產品,把農業和旅游業結合起來,利用田園生態景觀、農耕活動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吸引游客前來游覽、采摘、體驗、購物等。
依托白馬關花卉苗木產業,開展展覽、交易、觀光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以門票收入為主要收入,以花卉展覽為手段,以規模化種植的花?;蛱厥饣ɑ軄砦慰?。同時通過花卉產品深加工,延伸整個產業鏈,推出干花、植物精油、花茶等衍生產品,使游客群體變身為買家群體。
依托白馬關農村老屋老宅,以村落為單位進行整體改造、裝修,既傳承鄉村傳統民俗文化,又可以提供美觀舒適的高標準住宿、餐飲服務,同時結合每一戶民宿主人的特點,打造民宿的創意體驗活動,提供住宿餐飲以外的配套服務和產品。
白馬關是三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節點,景區內除龐統祠外,還有龐統被亂箭射死的落鳳坡、安葬龐統的龐統墓,以及現存中國最早的國道—金牛古道;還有換馬溝、點將臺、八卦谷古戰場等一系列三國古遺跡,構成了三國蜀漢文化旅游的歷史長廊。這些旅游資源均具有高度的不可替代性。
羅江區位于成德綿經濟帶中段,同時是成渝經濟區與成都平原經濟區的疊加區。羅江區是德陽北邊的門戶,是德陽市區傳統的近郊區休閑度假地,作為離綿陽市最近的區級城市,不僅能受益于德陽市的重工業快速發展,而且能共享綿陽市的軍民融合優勢資源。
羅江區旅游行業總體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2017年全年接待達37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2%,實現旅游收入30.20億元,比上年增長62.3%。
成綿高速、成綿復線、108國道、旌江快速干道、成都經濟環線高速環線等交通大動脈貫穿羅江區全境,與成都、德陽、綿陽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傳統的寶成鐵路、最新的西成高速鐵路均在羅江經停。
第一,景點仍依靠資源生態,上規模成系統的整體開發、營運能力還有待提高,同時旅游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旅游商品單一、旅游從業人員較少且素質不高、旅游信息化系統嚴重滯后、旅游市場監管力量不足等,導致整個區域的旅游綜合承載能力無法滿足日漸增長的游客需求和日漸提升的品質需求,難以延長游客在景區的停留時間,相應地,在餐飲、住宿、休閑、購物方面的消費得不到質的提升。
第二,客源地相對狹窄,客源構成不合理,限制了白馬關景區旅游市場的發展。由于缺乏對發展全域旅游的整體規劃,區位要素考慮不多,從而忽視了對全域旅游的綜合打造,造成定位不明晰、特點不夠突出、差異化不明顯等缺點,阻礙了全域旅游整體優勢的發揮,整體發展乏力。
第三,隨著旅游景區的不斷開發,難以避免會產生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過多游客進入將對景區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產生很大考驗,因此,要在兩者之間做好平衡,走人與自然可持續和諧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