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財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122)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總體戰略部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目前“工業化”作為產業主導的世界經濟結構特征已經被“服務化”經濟結構特征所替代。[1]生態服務業是以生態環保為主要支撐建立的一種新的服務產業。吉林省目前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刻,要求提高供給質量,用改革推進結構調整,擴大有效供給。[2]大力發展生態服務業能夠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為區域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運用EViews軟件對影響吉林省生態經濟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意在找出制約吉林省經濟發展最為顯著的因素,為吉林省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合理的對策與建議。
數據以吉林省1987—2017年共31年中生態服務業發展的統計數據,從《中國統計年鑒》《吉林省統計年鑒》等部門獲得相關數據。
為分析吉林省生態服務業發展的影響因素,設定如下模型:
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β7X7t+β8X8t+μ
其中:Yt:吉林省1987—2017年人均生態服務業生產總值;X1t:吉林省1987—2017年地區人均 GDP;X2t:吉林省1987—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t:吉林省1987—2017年城鎮化率;X4t:吉林省1987—2017年進出口總額;X5t:吉林省1987—2017年第二產業增加值;X6t:吉林省1987—2017年每萬人中在校大學生人數;X7t:吉林省1987—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X8t:吉林省1987—2017年服務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例;μ是隨機擾動項;β1、β2、β3、β4、β5、β6、β7、β8是待估計參數。
利用最小二乘估計方法,按照最小二乘準則,采用使估計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則去確定樣本回歸函數。參數估計結果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回歸方程顯著。
1.VIF檢驗
我們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礎上進行VIF檢驗,根據各解釋變量的方差擴大因子結果可以看出,所有解釋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大于10,說明該解釋變量與其余解釋變量之間有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2.剔除變量
我們利用逐步回歸的方法對模型進行變量剔除處理,最終剔除了解釋變量X1、X3、X4、X8,對剩下的解釋變量進行參數估計。從估計結果可知仍然存在解釋變量與預期不一致即存在多重共線性。通過相關矩陣表對比,可以認為X5與X6幾乎完全共線,其對被解釋變量“人均生態服務業生產總值”的影響幾乎一致,故將其剔除。
根據上述分析,對剩余解釋變量進行參數估計,得到最終模型估計結果如下:
t= (6.282666) (3.490231)
根據模型估計結果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解釋變量X2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了居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的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從估計結果也不難看出,解釋變量X2的回歸系數為0.572,數值相對較大,目前我省正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未來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
解釋變量X7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代表了固定資產投入。政府對固定資產的投入越多,社會發展水平也會越高,生態服務業發展水平也會越高。從估計結果可以看出,解釋變量X7的回歸系數為0.583,數值較大。說明固定資產投入的增多將有利于生態服務業的發展,生態服務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第二產業增加值與每萬人中在校大學生人數分別代表了社會產業發展的基礎和人才資源,兩者對城市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而從參數估計結果可以看出,第二產業增加值與每萬人中在校大學生人數對生態服務業的影響系數較小,吉林省目前面臨著生態服務業后備力量薄弱的問題。
1.未來生態服務業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
居民生活水平的增加將為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上述分析也表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生態服務業的發展的影響系數較大,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對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而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可以看出未來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
2.生態服務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
任何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分析也表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對生態服務業發展的影響較大。生態服務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正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幫助,而吉林省目前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應與政府形成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相互促進發展。
3.生態服務業后備力量不足
近些年東三省產業調整緩慢、人才流失嚴重,吉林省也不例外。通過分析不難發現,第二產業增加值與每萬人中在校大學生人數對生態服務業的發展影響系數較小,并未產生較大程度的影響,可以看出后備力量的培養對于吉林省發展生態服務業非常重要。
1.依托各市資源優勢,帶動生態服務業發展
吉林省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優質的旅游資源、強悍的工業生產,吉林省各市區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服務業。如:長春市要以省會的地位,利用好優勢資源,帶動全省各市的發展,推動吉林省經濟的提升;白山市可以依靠長白山風景區,吸引國內游客,大力發展旅游生態服務業;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可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對外生態服務業,從而全面帶動生態服務業的發展。
2.政府要加大對生態服務業的扶持力度
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各國不斷追求更加生態環保的生產力,而生態服務業以新技術、新服務方式的形式出現,為社會提供高生產、低消耗的服務。吉林省應立足實際省情,通過加大科研成果轉化、注重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優化產業結構改革等措施,為吉林省生態服務業的發展打牢夯實的基礎。
3.加快生態服務業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
人才的培養關乎國家發展的大計,吉林省應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壯大生態服務業專業人才隊伍。專業人才的建設可以通過與高校合作,通過高校的專業培訓,不斷地學習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提升自身素養。同時可以激勵企業與高校合作舉行各類專業知識競賽、招聘會等,加強企業與高校之間的聯系,方便為企業輸送高標準、高層次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