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豐都縣委黨校 重慶 408200)
現代服務業具有人力資本密集、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少等特點,在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動力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它已成為縣域經濟適應“新常態”、應對“新常態”的重要抓手。根據“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結合豐都縣的實際情況,可以著力從以下方面推進豐都現代服務業發展。
根據《豐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豐都府發〔2016〕7號),豐都要“加快服務業創新,融合、集聚、優化發展步伐,努力增強現代服務業聚集吸引力,加快建設聯動渝東北、渝東南的三峽庫區商貿物流樞紐和外向型經濟高地”這個目標的實現,必須以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為支撐。針對現存問題,結合豐都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按照“發展提速、總量擴大、質量提效、結構優化、布局完善”的要求,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構筑以現代商貿、休閑旅游、特色會展和電子商務為重點,現代物流服務、金融服務、中介服務和社區服務等為支撐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一是著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以縣域城鎮化為契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大力推進現代金融、中介、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為縣域內的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型企業高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全面發展消費服務業,重點推進商業住宅、便民商務區、特色街區、鄉鎮商業中心、專業市場等建設,充分挖掘縣域內的人文、地域、環境、產業發展、交通等優勢,有效引導和擴大社會需求,全面發展以貿易流通、房地產、休閑旅游為主導的消費服務業;三是加快公共服務業發展,圍繞綜合服務社區、醫院、學校等主體,加快互聯網、文化創意、健康旅游、養老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的發展,促進城市建設與服務業,特別是生活服務業的協調發展。
豐都發展現代服務業應充分考慮重慶市區、周邊區縣和本縣域內產業的城市發展需求,選準戰略舉措。一是實施與周邊區縣互補的差異化發展戰略。例如可根據豐都產業特色、資源稟賦和區位特點,大力培育與民俗文化旅游、肉牛、紅心柚等特色支柱產業相關的特色會展業,主動承接重慶城區、長壽、涪陵等區域功能服務外溢的配套服務等,實行特色化發展。二是實施內部區域錯位互補、組團分工的發展戰略。應根據豐都“一心兩極三帶”生產力布局,結合各區域資源特色,發展優勢及產業水平狀況,實施錯位互補、組團式發展。例如,城區應著力打造綜合服務功能組團,兩個增長極著力打造生態旅游業組團,工業園區則著力打造生產性服務業組團等。三是實施產業鏈為核心,構筑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圍繞以豐都初步形成的較為完善的肉牛產業、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等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服務吸引產業集聚,以產業集群推動服務業發展。
用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大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積極引導商業貿易、產業金融、物流、居民服務等傳統服務業加速向現代服務業轉變。一方面通過管理理念、模式等創新,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培育具有縣域特色的服務品牌。在產品多樣化和業態多元化上下功夫,推動傳統服務業升級轉換。另一方面,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提升,例如,引導商貿物流企業推廣使用現代物流技術和裝備,借助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平臺,不斷提升豐都物流業現代化水平;結合電商、大數據等新技術對原有批發零售業進行升級;積極拓展“互聯網+金融”等項目。
著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科技先導型、生態環保型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一是在空間上,建立相對集中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抓住龍河新城、丁莊溪的開發建設契機,強化政府引導,把現代服務業的相關產業聚集到一定空間范圍,推進集聚初級階段的完成。二是在措施上,抓住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加大現代服務業行業的龍頭企業的培養和引進,為其做好產業配套,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合理的產業集群。三是在保障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完善相應的綜合配套設施,改善政策、資金、人才等發展條件,為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一是培育壯大新興服務業態。著力推進渝東南通江達海貿易口岸和水上物流基地、會展中心、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等一批帶動性強的現代服務業項目。二是推動高端服務業優先發展。加強現代金融、知識創意、科技信息、康養等高端產業發展,強化文化交流、特色會展、咨詢服務等產業的高附加值功能開發,以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綜合服務能力。三是做好城鄉服務業統籌發展。強化城區服務業與農村服務業的協調發展。尤其是對于農村的商品流通、貿易金融、現代科技、信息網絡等方面的服務要加強,推進服務業城鄉一體化。
一是主動承接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等國家級、市級層面規劃戰略,優化現代服務業發展環境,重點發展商貿流通、特色會展、金融服務等產業,大力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服務業態。二是向基層拓展,規范發展社區服務業。加大對社區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社會優撫的新型服務體系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使社區服務經濟成為現代服務業新的增長點。三是積極發展創意產業。依托豐都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做好創意產業園和文化街區建設,以文化和創意來提煉、滲透和包裝豐都現代服務業,實現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
一是要充分認識現代服務業對于豐都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在加快縣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主導作用,它是豐都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二是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全縣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首要戰略,下大力氣抓實抓好。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領導干部要積極行動,形成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濃厚社會氛圍。三是要樹立正確的產業觀念,應對現代服務業進行合理產業規劃和科學布局,要樹立現代化理念,精品意識和為民服務意識,形成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思想“統一戰線”。
一要保障資金來源。要推進“政府+社會+金融”的資金保障模式建設,多渠道籌措現代服務業發展資金。探索建立針對現代服務業的專項招商引資,鼓勵引導外資和民間資金向現代服務業轉移,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二要強化土地保障。要加強對現代服務業用地的管理,采取土地置換、使用權調整等方式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優先用于高增長、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現代服務業項目供應。三要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加大“招賢納士”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政策,重點引進豐都現代服務業發展急需的研發、技術、管理等高端人才。同時,要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建立人才培育和有效評價激勵的長效機制。積極培養豐都急需適用的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咨詢和會展策劃等現代服務業人才。
發展和提升現代服務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政府引導力、企業主體力、市場配置力和社會協作力要有機結合,形成聯動機制,發揮整體作用,為現代服務業發展保駕護航。政府應著力于通過財政支持、土地利用、招商引資等政策傾斜,其為現代服務業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企業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積極適應新常態下的挑戰與要求,把握機遇、謀求發展,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應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推進現代服務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后,應有效引導和發動縣域內各級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到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中來,互相協作互為補充,形成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