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麗
(太原工業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通信原理不僅是現代社會中通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也是高校通信類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通信原理課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學生的數學功底要比較身后、基礎工程知識一定要扎實,但是大多數通信類專業的學生都不能滿足這一點,而這時如果還要按照傳統的教學體系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的話,勢必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畏難以及厭學情緒,長久下去之后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面對如今這種情勢,通信原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必須做出一定的改革,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詳細探討這一點。
當代的通信原理課程的理論性是比較強的,主要體現在課程的內容非常豐富,其中章節與章節之間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但是課程單個章節的內容比較復雜,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抽象知識和概念。但是因為高校生可能基礎不是很好,難以理解比較抽象的概念,這就導致學生在一個章節學習得不夠透徹的話就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非常困難[1]。
通信原理課程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僅僅是一個章節的內容中就包含著數個知識點,其中包含:數字信號、數字信號處理、內容傳輸、同步等等多個知識點。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知道一味的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得不夠透徹甚至失去自身的學習興趣[2]。
通信原理課程為了能讓學習效果提升一個檔次,所以在通信原理課程中需要設置一定的實驗課程,但是現如今國內的學校的驗證性實驗設備都比較落伍,且設備在操作過程中比較容易損壞,而且設備的可維護性和課程的可設計性都比較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真正理解信息傳遞的過程。
由于通信原理的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和復雜,所以其教學內容側重對內容概念的深入理解,這樣的改革才能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所以在通信原理課程中要對重點內容進行強化,對難點問題進行深刻且細致的剖析。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精心設置疑問點,并在合適的時機揭示矛盾,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學體系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且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的主要能力。在通信原理課程的課程群中的教師應該互相交流,對教學內容進行統一協調,整個教師團隊形成一條教學鏈[3],細致的將獨立且分散的知識點系統化,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正在跟隨教師進行系統的學習。
在通信原理課程中實踐教學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一環節是將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的重要過程,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在現如今的通信原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方面,其實踐課程一般采用實驗箱的教學模式,其中大部分都是驗證性的理論實驗,究其根本缺乏一定的綜合性和創新性,經過長久時間的教學之后會影響學生專業動手能力的提高。所以,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利用比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開動腦筋,在新的實踐課程中基礎上增加一定綜合性、設計性的項目,這樣會使得實踐教學的作用變得更加事半功倍。此外還需要任課教師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相結合,學生可以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內容并進行實踐。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教師要考慮理論課程教學的進度以及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在重點處加深教學,這樣就利于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
通過一些專家理論和一定的數據來看的話,在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體系的改革過程中實行問題教學法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在這里要對問題教學法進行一定的闡述,其是指在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學習中出發。教師要在在問題教學法中科學地設計問題,什么問題能夠完整的體現出課程內容,并且還需要教師在課程中巧妙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在課程中積極思考,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中得到的問題可以通過師生的互動解決,學生知識認知上的錯誤和模糊觀點,教師需要進行闡述和解釋,然后一同得出正確的結論。
小組研討法是指將一個教學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組,根據個人的學習能力選出每組的組長,由組長帶領一整組的學生分別討論課程中的問題。在小組研討法中需要任課教師在課程結束之前,提出正確的答案并修正小組中得出的答案的偏差。在之后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見和計算方法以及獨到的見解。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通信原理課程中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開發通信原理的網絡課程資源,這樣就能創建自主學習的環境,學生可以充分的開發網絡課程資源。學校可以將教學資源放在校園網上進行共享,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而且各種學習資源的點擊率越高就說明該網絡資源是利于學生進行學習的。
結論:通信原理課程改革本著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其教學體系的改革主要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以及相對應的實踐加偶額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直到現在形成了全新的通信原理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的深入改革,提高了學生自身的實際動手能力,學生也開始適應通信新技術發展的能力。以上就是通信原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和其具體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