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珍 寧鵬飛
摘 要:近年來,跨境電商產業發展迅速,跨境電商綜合型人才嚴重缺乏,很多高校都根據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很多學校在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增設了跨境電商相關課程。而跨境電商崗位對動手能力要求較強,因此,諸多高校在跨境電商實訓教學方面進行了探索,本文主要研究跨境電商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改革和創新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實訓課程;教學;創新
1 跨境電商實訓課程的意義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外貿企業開始轉型發展,以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主要的營銷渠道。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萬億元,在進出口結構上,出口占比達到78.9%,進口比例21.1%??缇畴娚痰目焖侔l展,使得社會對跨境電商專業型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但是專業型人才的缺口非常大,這也成為了制約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為了滿足市場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開始開設跨境電商相關的課程,編寫跨境電商類教材。但是跨境人才的培養模式需要結合市場的實際需要,在學習跨境電商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考慮企業的需求特征。因此許多高校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時候更注重實踐教學,開設了實訓課程。學生可以邊學習理論知識邊進行實踐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構建一個完成的跨境交易生態圈,在實訓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比如,角色扮演、流程模擬等。再輔助教學軟件,學生可以演練所學的跨境電商理論和技能,體驗跨境買賣雙方的操作過程,比如,平臺注冊、商品錄入、發貨履約、交易磋商等、國際快遞。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2 跨境電商實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實訓軟件功能較為單一
實訓軟件的功能一般包括:賣家的注冊、認證、發布、銷售與維護操作。并且會內置大量資料詳細的外貿公司、海外買家、港口、城市、商品以及匯率、運費信息。但是,現實的跨境電商活動中,要考慮的因素是比較多的,比如匯率的變動、國家政策的變動等市但是實訓軟件環境較為程序化,難以訓練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另一方面,各個跨境電商平臺都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平臺更新比較快,而實訓軟件的開發速度跟不上平臺更新的速度。
2.2 缺乏對前沿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快速發展,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可以直接傳遞數據,利用大數據可以幫助企業找出目標受眾。大數據被廣泛的應用在跨境電商中,幫助跨境電商賣家選擇商品、定價和開展營銷活動,還被用來進行客戶關系管理。但是在跨境電商相關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實訓軟件里,很少有大數據分析這一模塊。也就是說在實訓軟件中還不能把電腦端和移動端鏈接起來。
2.3 缺乏跨境電商專業型人才
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但是跨境電商人才的缺口非常大,綜合型人才的巨大缺口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據統計,2017年全國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已達450萬。企業在選擇跨境電商人才時主要從國際貿易、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外語等專業來選擇。雖然目前國內很多院校都設立有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專業,這些專業一般都有開設跨境電商課程,但是并沒有構建完善的跨境電商課程體系,因此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理論知識不足,實際經驗欠缺,教學與企業實際人才需求相脫離。
跨境電商行業核心崗位主要有建站與后臺維護、詢盤轉換訂單、訂單的操作與單證、生產安排和客服人員。這這崗位要求跨境電商從業人員除了需要熟悉電子商務技術,尤其是熟悉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不同的運營規則,還需要了解相關國家知識產權和法律知識以及了解海外客戶網絡購物的消費理念和文化。還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英語以及小語種的交流能力。。
人才的短缺導致了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加劇,企業間互挖人才的情況不斷出現。目前由于跨境電商企業規模的限制,很多企業人才的流動性較大。還有一些跨境電商人才在企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技能之后,會選擇自立門戶自主創業,這也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的流失。
2.4 缺少雙師型跨境電商教師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各類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越來越大,教師的教學重點大多停留在理論講解以及普及平臺操作能力,跨境電商核心技能較少涉及。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將理論結合實際來開展管理工作。合法、高效的交付能力是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必備技能,所以要提升教師跨境電商核心技能教學能力,切實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建設水平。
3 跨境電商實訓教學方式探索
3.1 建設開放式的實訓課程
在上跨境電商實訓課程的時候,由于實訓室里的軟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學的時候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去跨境電商平臺注冊成為賣家,體驗買賣過程。比如可以選擇速賣通、wish等平臺,讓學生了解平臺運營的完整過程,如,注冊網店并熟識平臺規則、市場調研與產品選擇、國際物流模板設置、商品價格核算、產品發布與優化、店鋪影響、客戶服務等,掌握每個環節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能。
3.2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由于任課教師的教學重點大多停留在理論講解以及普及平臺操作能力,跨境電商核心技能較少涉及。所以任課老師一定要熟悉跨境電商的核心技能,這樣才有利于跨境電商專業型人才的培養。要想使任課教師熟悉跨境電商核心技能,任課教師最好具有跨境電商實務操作的相關經歷,以保證實訓課程的準確性。另外,學校還可以和跨境電商企業或平臺進行校企合作,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到讓任課教師到跨境電商企業或平臺進行頂崗實習,解決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
3.3 加強教材的建設
目前,高校里跨境電商教材更多的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很少涉及到實訓內容,實訓內容也是以操作步驟講解為主的,很難體現出跨境電商的綜合性。目前已經出版的教材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可以加強教材的綜合性,將產品選擇、關稅費、檢驗檢疫、物流選擇等內容加入跨境電商教材中,并輔以實際的案例,增加跨境電商教材的操作性和知識性。
3.4 完善實訓課程的考核制度
學生考試成績一般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一般情況下,平時成績包含了平時的出勤率、作業情況、課堂變現等;期末成績不單單依靠實訓軟件評分,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執行能力、計劃能力等。學校也可以定期舉辦跨境電商創新創業競賽,學生參加等的成績也可以作為學生的考核成績。這類競賽大多數是基于情景模擬式的通跨境電商實戰實訓軟件,眾多3D展現的辦公與客戶交互場景。通過參加比賽,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平臺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馬文婧.《跨境電商》課程教學模式探索——基于河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J].現代商貿工業,2019,(19):159-160.
[2]許輝.PBL教學法在跨境電商實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8,(37):253-254.
[3]鐘紫琪.跨境電商實驗課程教學方式改革與創新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2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