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冰琦 闞慧玲 劉燁 劉玉 佘茜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精進,由互聯網本身衍生出一些新方向,我們稱之為“互聯網+”。由此可得,互聯網在教育上的新應用,我們稱之為“互聯網+教育”。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學習方式
1 “互聯網+”教育產生的背景
20世紀末,中小學網絡教育飛速發展。在90年代末期,網絡學校是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教育平臺。它最大的特點是不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而是只支付教師在互聯網群里分享的費用。這種網絡教育最初主要以錄音和廣播的形式進行。課程視頻被錄制下來,上傳到網絡上,從而使學生們得以在網上展開學習。互聯網用戶的快速增長和國家教育政策加大支持的力度,使得網絡教育行業蓬勃發展。
2 “互聯網+”教育和傳統教育的現況分析
“互聯網+教育”是當下教育改革與實踐中的熱議話題,在教育領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它是教育與互聯網融合的新產物,教育改革的基礎。其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教育資源共享的興起。各大高校建立了教學管理網站,開展跨高校選課、學分認證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合作,建立起完備的教育資源共享體系。
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南京江寧區大學生廣泛使用線上學習,相比于傳統學習的流于形式,專業設置墨守成規,缺少創新;線上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多資源去動手去實踐。并且網絡學習能讓他們更加自由的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它所體現的“創新性與個性化”,打破了過去傳統教育模式存在的阻礙,推動了個性化的教育,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服務,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人才市場的需求和發展。
如何正確地結合互聯網與教育,打破傳統教育的弊端現真正的“互聯網+”教育個性化教學,促進公共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我們對其優缺點進行對比與選擇。
3 兩者的優缺點
通過調查可以總結出傳統教育的優點:(1)老師有自己成套的教育方法,通過不斷地優化,更能系統的教授知識;(2)老師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更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3)學生更便于接觸到老師,學習過程中可以及時交流調整。
其缺點也十分明顯:(1)傳統教育的教學方式單一,沒有創新技術的融合,無法更生動的完成教學。(2)教學中老師為主體,體現不出學生的重要性。(3)學生的學習只限于老師本身,無法走出課堂、擴大視野。(4)對于老師,只是固定教學,不利于能力的擴充。
相對于傳統教育,“互聯網+教育”帶來了新的教育模式的改變,有對傳統教育的創新,但也不乏新的問題。
“互聯網+教育”優點體現在:(1)“互聯網+教育”擴大了教學受眾,突破了時間、地點、年齡的限制。(2)可以從多方面獲取信息,而不僅僅是從老師的身上接受知識,寬度更廣。(3)可以根據興趣選擇想要學習的東西,更加便捷。
但尚在發展中的其缺點仍舊十分鮮明:(1)學生尚未完全成熟,無法選擇好自己適合的課程,在眾多的信息中,容易迷失。(2)網上的課程學生不可能完全自己理解消化,還需要從其他方面尋求幫助。(3)因無人指導,學習過程中可能只會按自己的興趣來,而忽略了必須掌握的基礎課程。
兩者各自的優缺點并不止于上述,新的方式的出現會彌補舊方式的不足,但也會帶來更新的問題。
但二者必定會在未來進行更好的互補融通與發展完善。
4 “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前景
雖然線上教育的發展現今仍然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但也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通過對線上及線下進行的相關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對線上教育都是持著積極的態度。隨著線上教育的發展越發完善,未來必將全面發展。
誠然,線上教育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伴隨著各種不穩定因素。在此背景下,也有不少的機構選擇退出賽道。但新的力量源源涌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等的逐步推廣使得在線教育領域的更新換代也變得異常迅速。更多新鮮血液的融入促進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時至今日,其已占用了我們生活的大多數時間;甚至可以說,它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19年6月份,我國網絡用戶的規模已達8.54億。如今,信息傳播變得越來越便捷,人們對于知識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以此為契機,“互聯網+教育”為教育的發展會迎來新的平臺與契機。
參考文獻
[1]陳春梅.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學習變革及其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7,(05):59-64.
[2]曲亞囡,張弘毅,劉一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大學生學習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1):42-44.
[3]張皓.“互聯網+”教育發展前景分析[J].科技風,2017,(2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