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在我國教育史上,識字向來是啟蒙教育階段的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學習能力的基礎。《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重視方法的調整和興趣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5-002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022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這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的主要途徑。因為識字學習在小學低年級就開始了,而低年級的學生在抽象思維能力方面是有一定的欠缺的,再加上識字量較大,所以學生難免在識字方面存在困難,也容易出現(xiàn)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對于文字的有效積累。所以,教師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采取恰當?shù)拇胧﹣砑ぐl(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優(yōu)化教學效果。
一、結合學生思維特點開展形象化教學
學生的認知過程應該是由已知到未知的過程,這樣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和消化知識。而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最符合其認識過程的應該是由具體的已知知識到抽象的未知知識。而識字學習本身較為枯燥,需要教師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認識規(guī)律來給學生呈現(xiàn)具體的學習內容,把抽象的識字過程形象化,給學生直觀理解的條件,讓他們體驗到識字的樂趣所在,這樣才能夠變被動為主動,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用游戲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學習的主動性方面還存在不足,而興趣往往是激發(fā)其主動學習最主要的因素,特別是小學生喜歡玩,這也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據(jù)此可以把識字教學融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之中,引導他們在參與中去體會和感知,在感知中加深對于文字的理解,從而真正地掌握知識。
在此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習的效果,需要教師注意兩點:首先,要確保學生的全員參與,即要面對所有學生,所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盡量要給每一名學生參與、體驗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有收獲。其次,要注意游戲的實效性。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很多教師意識到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主體,關注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盡量讓學生多說多做,但是要避免出現(xiàn)重形式而輕實效的情況。如果教師對于課堂缺乏有效的掌控,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毫無頭緒,無疑會影響教師對于整堂課預設的初衷,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要認真?zhèn)湔n,有序開展游戲活動,切實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收獲、有提高。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設備創(chuàng)設情境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識字教學,往往是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學生反復地背記和書寫練習,這樣的單一過程很快就會使自制力本身就不強的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力下降,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要轉變教學模式,可以利用好各種教具來輔助教學。其中,多媒體信息設備作為當前課堂上應用最為普遍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能夠很好地輔助教學。
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呈現(xiàn)需要學習的文字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用耳朵去傾聽,調動多種感官來理解學習內容。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習的相關知識,也能夠增強所學內容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探究漢字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課堂教學得到有效的優(yōu)化。
四、漢字配畫,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漢字既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很多漢字背后都有著豐富的故事,特別是一些象形字,細心挖掘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認識,還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提高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所學漢字去搜集相關的信息,結合自己的理解來給文字配畫,這樣也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開展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
教師要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開展實踐活動。采取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讓他們識字。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生活處處皆學問”的觀念,開闊識字的視野。學校的校名、校訓、宣傳標語、黑板報等,放學路上的標牌、店名,逛商店時各種商品的名稱、廣告單,電視中的節(jié)目名稱、臺詞、廣告語等都是識字很好的材料。例如:讓學生將自己作業(yè)本上的名字都標上拼音,大家輪流發(fā)本子,擴大識字量;鼓勵學生讀課外書,從書中識字;鼓勵學習動手制作識字課本……
總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從學情出發(fā),調整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實效,采取多種措施,相信一定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衛(wèi)紅.低年級兒童識字教學漫談[J].成才之路,2008(32).
[2]范志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
[3]郁虹.關注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三個點”[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0(11).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趙亞妮(1981.8— ),女,漢族,河北保定人,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