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然而由于高職院校傳統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授課方式等多方面的限制,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等方面與行業企業需求還不能實現很好對接。因此,結合高職教育現狀與行業企業需求,本文擬圍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探析任務型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
關鍵詞 任務型 課程體系 構建思路
中圖分類號:G712.3文獻標識碼:A
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痹诜沼诘胤絽^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職業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針對新形勢下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高職院校要實現創新發展,需對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進行開發,構建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當前,很多地區的高職院校仍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知識的應用情境,未能與真實工作崗位任務對接。根據國務院的指導文件,結合當前高職教育的現狀以及行業企業實際崗位需求,本文擬對高職院校任務型課程體系構建思路進行探析。
1任務型課程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1.1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支撐作用
學生質量規格的總體要求就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同樣也是高職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任何培養目標的實現都必須通過課程作為橋梁才能夠實現。當前,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為基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專業理論知識有較為系統的認識和理解,獲得從事某一行業或企業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必須要充分與實際工作崗位對接,體現專業性、社會性以及專業學科的完整性,從而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
1.2對教學活動的指導作用
專業課程體系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根本依據,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計劃、課程大綱、實訓大綱都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高職院校能否體現辦學特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水平以及最終實施效果。作為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也應對課程體系中的各個環節有所掌握,以促進課堂教學,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2任務型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從2019年開始,“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在全國各大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啟動。根據這一導向,各高職院校將逐步轉變發展思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力度,根據產業發展需求、職業崗位的相關標準、企業實際生產過程等方面來制定符合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具體實施方案,不斷深化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使人才培養真正適應企業需求,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2.1深入挖掘市場需求,進行企業一線調研
高職院校應利用已有校企合作資源、專業負責人、“雙師型”教師資源,制定企業調研計劃。在明確調研對象、目標后,專業教學團隊組織開展一線調研活動,重點關注所在專業未來發展趨勢、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課程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等方面。教師應參與企業一線工作活動中,關注工作流程的側重點、需求點。在工作參與和調研活動結束后,專業教學團隊應形成實踐調研報告。
2.2充分利用調研成果,組織實踐專家訪談
根據已有調研成果,專業團隊需著重關注企業最需要的人才核心能力和素養,結合調研中的崗位工作需求、真實工作情境、工作流程,初步架構專業課程體系或擬定專業進程表,做好實踐專家訪談前準備。專業教學團隊應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座談,分析本專業畢業生未來工作性質、任務、職責等,根據行業專家職業發展各階段的典型性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總結,形成行業各階段代表性工作任務。
2.3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形成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行業專家座談會的成果,專業團隊應結合學校辦學層次和辦學定位,對該專業人才培養進行清晰規劃,人才培養目標能夠契合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在行業專家座談會中形成的代表性工作任務可有效用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及課程體系的開發中。教學團隊通過將代表性工作任務轉為學習任務,基于職業成長階段合理構建任務型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重點開發工作崗位所需的核心課程,突出理論+實踐教學、實訓教學。在確定專業課程體系后,專業負責人對課程教學任務進行分解,教師根據分配任務進行課程開發,確定課程內容載體和授課方式。
2.4多方式開展有效課堂認證,做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反饋
有效課堂認證就是一種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活動,即采用產品質量認證的模式,針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內容等方面制定評價標準,并進行評定與認證。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必要對任課教師進行問題診斷、政策激勵。這一途徑主要通過“有效課堂標準制定——骨干教師有效課堂認定——有效課堂標準普及——全員貫徹實施”的程序進行,每位任課教師每學期都應接受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監督部門、人員的隨機聽課,根據聽課反饋意見,任課教師應進行問題整改與質量提升。期末,任課教師接受上級教學質量監督與管理部門、人員、同行教師、所教學生的教學質量考評,考評結果與任課教師個人業績考核、評獎評優等方面掛鉤。
3總結
目前,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內容、教材都以知識模塊體系構建,實際并不適用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作為專業教學團隊,應定期深入行業企業進行調研活動,根據調研情況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目標,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適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作者簡介:朱敏(1989.5-),女,漢族,湖南省武岡市,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Z].2019-02-13.
[2] 葉鵬.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有效課堂認證的探索與實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