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江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企業內部控制 ?優化策略
會計信息化有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顯著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內部控制的完善。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需要進一步分析內部控制現狀并針對性地完善,確保內部控制與時俱進并將會計信息化各項要求滿足,從而推動企業自身的發展。對此,本文就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應當如何優化內部控制展開了研究。
首先,改變了內部控制范圍。企業管理各環節之中皆關聯著會計信息化系統,采購、車間、財務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皆涉及到信息技術。以往會計業務中人工核算由技術取代,獲取了更精準、時效的財務數據處理,隨即涌現的新工作內容也被納入內部控制范圍內;其次,改變了內部控制環境。財務部門完善了會計、技術人才的配備,風險評估、業務核算及計劃營銷方案等的處理是在會計信息系統的運用下完成的。而在共享了經營數據之后,能夠幫助財務信息使用人員將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在業務流程跟蹤的運用下,管理人員能將企業整體運行情況把握,可實現全局統籌風險的有效規避;最后,改變了內部控制重點。傳統手工核算體系中會計人員是內部監督的重點。而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對財務人員提出了與計算機相互掣肘的要求。
(一)完善企業內部制度
以會計信息化條件為根據對定期檢查、計算機規范使用和實際情況記錄等各項管理制度和規定進行完善,并對會計人員行為予以嚴格約束,為核算、管理成效提供保障。落實權責利一體化,將崗位及其職責與權限明確落實,確保崗位業務分配的合理性。在檔案管理及獎懲制度完善的基礎上,提升員工操作的規范性,要求他們在操作中依據相關規定、制度規范進行,在有據可依的前提下,避免出現形式化的內部控制。
(二)優化內部審計工作
企業應當著重關注內部審計工作的強化,為企業財物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企業內部審計包含日常審查、會計信息資料及會計賬務等業務處理,企業應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大力開展審計工作,為數據提供真實性、完整性保障。同時,將憑證工作妥善落實,保障簽署人、審核項目一致對應,而賬表和賬目的統一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保障企業財務得以達標。
(三)加強網絡安全防范
首先,強化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企業在引進信息化軟件時,必須保證具備智能識別錯誤的功能,以便為數據庫提供安全性保障。同時,以信息化軟件為對象定期檢查、維護,避免黑客惡意篡改,通過定期備份數據,強化數據恢復功能;其次,企業應當派遣專業計算機管理人員對計算機定期檢修、維護,保障其安全性,規避黑客攻擊行為;最后,嚴格計算機管理權限,通過登錄密碼與防火墻功能的設置,為會計信息系統提供安全保障。
(四)明晰工作范圍職責
企業需要將內部控制工作范圍與職責明確,以便內控得以與會計信息化系統實現相互協調。內控調控中,企業應以“前期計劃、中期施行、后期調控”等三部分來劃分財務統計數據管理工作,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由每個會計運用個人工作賬號分別登陸,同時派遣專人統計局域工作范圍信息。當企業會計信息賬目信息有數據錯誤的情況出現時,首先問責區域數據負責人,隨后以具體情況為根據展開分析,將問題關鍵找出,主要責任由信息負責人承擔。
(五)提升人員綜合素質
信息化會計系統應用過程中,計算機管理人員應當著重關注自身信息化技術使用能力的提升。通過會計信息化管理人員培訓活動的積極開展以及相關人員自身的不斷學習,促進價值觀、專業素養、道德素養及專業技能的進一步提升。同時,在良好的員工激勵機制的構建下,為企業內部機制的良性運行提供有效保障。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內部控制工作范圍、重點及環境等產生了變化,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成效。而企業在該背景下,也應當著重推進人才培養、內部監督機制完善等工作的開展,從而使自身擁有更強的競爭力,保障自身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霞.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33):229.
[2]郝巖.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探討[J].財會學習,2017(5):25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