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健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77—01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情感教育的滲透,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觀和綜合素質非常重要。現在的教學要求不單要提高學生的知識層面,也要兼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情感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的教學手段,應該得到我們的充分重視和關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還能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在初中這個思維和性格都逐漸形成的時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通過闡釋情感教學的含義,說明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方法。
一、 情感教育的含義
情感教育是初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讓學生和自己從心理上達到一種共鳴。教師通過一些手段,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學好各種知識的催化劑,特別是對于只有文字概念的語文學科來說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合理調節和充分利用情感教學,努力調動學生的心理因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相關的理論性知識、具體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將教學內容情感傳達給學生,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1.教師投入感情,引導學生情感。語文教師不能只做教學的執行方,也應該是教學的感情投入者和參與者,要努力體會文章作品包含的情感,最大化地抒發情感,去敲擊學生情感的大門,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調整自己的情緒,因為課堂上所有學生的關注點都在教師的這張臉和語言上,切勿板著自己的面孔,這樣不但會讓學生疏遠自己,也更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眾所周知,教師培育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好一節課并不是難事,難的是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絕對不能情緒化地進入課堂。教師要學會煽情,合理運用教學技巧,讓學生和作者情感溝通,用積極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
2.以培養學生情感學習情趣為主要教學目的。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的關鍵。要想讓學生對初中語文有學習下去的動力,首先就要讓學生對初中語文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自學的積極性,有長期發展的良性循環。教師要知道,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真正領會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和引導者,從不斷實踐中刺激學生發現語文的文字美、文章美,讓學生感覺到文章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有關聯。這樣學生才會在教師科學合理的指引下產生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感情閱讀經歷,進而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和水平。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創建一個合理的、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情感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學的本質在于教師的激勵、學生的領悟、教師的引導和對學生的鼓勵。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教學手段,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感情教育活動,讓學生完全融入到環境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努力實現閱讀情感和現實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帶著豐富的情感、知識、思維來與教師的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而達到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打破傳統教學觀念,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讓學生成為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用人才。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