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龍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學;思維可視化工具;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91—01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國家、社會、學校都已經進入到高速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也逐漸加快。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要教好這一門課,教師不僅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要掌握信息技術技能。而思維可視化工具主要是運用圖形化的全腦思維方法,作為輔助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工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思維可視化工具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充分利用概念圖闡述知識體系
在當前信息多樣化的時代,我們處理信息的方法也比較多,并且使用的軟件也不同。但是受課時的限制,就算是處理信息的方法多樣化,教師也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兩種詳細地給學生介紹。而使用四維可視化工具,有利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示豐富的教學內容。比如,在教學“信息的加工”這個知識點時,其內容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同時又是重要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選擇不同的信息加工方法。在教學時,教師一般都是按照各章節的內容給學生講解,并且促進學生理解與掌握各個軟件的使用特點。但是學生對選擇這個軟件的目的并不清晰, 因此信息加工的過程中,各個知識點間的聯系就相對破碎與零亂。教師通過思維可視化工具,能夠將常用的軟件與理論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同時也便于學生記憶。
二、充分運用思維導圖展示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與其他的學科不同,課堂教學離不開實際操作,整體的實踐性比較強。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操作效果與教師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尤其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計算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高效地完成課堂任務就成為了信息技術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傳統教學中,教師并未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與學生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實現某一種操作,忽略了為什么要實現這一效果以及原理上,這就使得知識脫離思維且不具活力。而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可以清晰地呈現出看不見的思維過程與方法,不斷深化教學效果。
比如,在“制作Flash動畫”一課的教學時,教師給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讓學生自主創意。比如,學生可以選擇倒計時制作、將情境動畫引入課堂、制作自己的個性動畫等。
三、充分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習
高中信息技術能力測試一般會分為理論性與實踐性兩個部分,并且內容也比較多,因此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通常都是記住了今天復習的知識又忘了原來的知識。這就使得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發現:好像什么內容也沒有掌握,什么也不懂。但是重新復習時,好像又什么都會??梢姡趶土暤倪^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去幫助學生記憶與理解,并且全面記憶重點知識,理解知識間的聯系,讓復習更加有效,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比如,在復習整個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畫思維導圖給學生展示要復習的重點內容,并且讓學生也學會通過畫圖復習學習的內容。這樣,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就能夠快速地掌握這一章節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從而提高整體的復習效率。通過運用可視化工具輔助復習,讓學生的復習更加有效,學生的知識與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總之,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有利于幫助教師形成良好的課堂知識體系,有利于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記憶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更應該積極地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深化信息技術改革。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