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群團改革開始以來,共青團發揮了其本身的作用,增加了當代青少年與團組織的關系,使團組織更加具有吸引力。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現在的團部在工作過程中有著一系列的問題,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聯系青年制度,目前的共青團系統還需要進行二次升級改造,在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基礎上,深入對青年需求的普查評價工作、服務資源的對接工作,逐步將共青團打造成當代青年信得住的支撐力量。
關鍵詞:團校;干部;職能;培訓
目前,共青團邁入了群團改革階段,各種兼職、掛職的團干部成為了改革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自從建團以來兼職團干部以及掛職團干部就是團校的中堅力量,如何發揮團干部的正面作用,對于團校團干部來說是一個重點研究課題。我們要充分發揮團干部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完成青年與團部的對接。
1 團校團干的培訓現狀、問題
1.1 團校團干的培訓現狀
自團校成立以來在經費方面就得不到保障。共青團與其他的政府職能部門不同,共青團的經費來源是沒有保障的,尤其是團附屬部門,其經費更加拮據。在這種情形下,一些團校就將團干培訓的重心轉到了對團干學歷的教育上來,由于對學歷教育的重視,在某種程度上就削弱了共青團成立的初衷。正是因為這種現象的出現,黨對共青團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政治要求。
1.2 團校團干培訓職能發揮問題
在長期的發展進程中,團校的原有政治職能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影響,弱化了原有的政治性,導致培養出來的團干容易出現問題。通過調查發現,現階段的團校由于資金緊缺導致辦學條件低下,僅僅能維持團校的基本運作,沒有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受到一些政策的限制,團校的辦學條件沒有達到基本要求。受“一體兩翼”格局的影響,團校的教學水平存在劣勢,大部分團校老師講課缺乏實際的調研,廢話、空話現象普遍存在,業務知識陳舊、綜合業務素質不斷下滑。到目前為止,團校沒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教學內容各不相同,培訓、考核制度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團校的團干培訓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 強化團干培訓職能的對策
2.1 強化團校的政治性
團校可以說是黨組織的后備力量。黨中央在深化群團改革意見中,明確指出了要加強團校的政治性,要在團干培訓過程中加強對政治責任、政治站位的培養。要能培養出有堅定政治信念的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要從黨對當代青年的主體要求著手,考慮團校的主要職能任務,從主業的大環境下解決重點問題,更好的發揮出團校的主業職能。
2.2 保障運作資金
資金可以說是一個學校運作的基本條件。團校由于資金來源的限制,就要想辦法的進行“開源”。可以將團干培訓計劃并入到機關干部培訓計劃里,尋找合適的培訓政策,在校內開設各種專項培訓班來獲取專項培訓經費。通過一些的“開源”方式加上一些政策上的經費支持,減輕團校的經濟壓力,為更好的完成團干培訓任務提供保障。
2.3 加強硬件設施改造
現階段的團校還用著十幾年前的教學樓,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無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培訓設備,導致現階段的培訓達不到標準。對于這種情況團校要充分的發揮現有的土地優勢,建造一棟現代化團干培訓大樓。樓內要將基礎設施建造完善,滿足不同的培訓要求,不斷的完善教學培訓設備,將辦學條件提高一個新的標準。
2.4 加大師資力量建設
依照群團改革的指示原則,從學校著手面向各機關單位、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篩選出優秀的教師,打造一批既能立足于實踐又能深入理論研究的團干培訓教師。團校領導還可以積極申請,將團干培訓教師職稱的評聘加入黨校的評聘體系中,解決好教師的后顧之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通過多種方式將各地的專家學者邀請到本校進行專題講座,增加對自己的青年骨干進行培養,同時還可以邀請一些青年典型、優秀團干等出色的人才加入到團干的培訓師資建設隊伍中來,按照老師的擅長領域將培訓隊伍分層、分領域、分部門、分學科等建立起來,打造一支專業的、高層次的培訓力量。
2.5 打造專業的課程體系
培訓課程的專業程度可以說是培訓的關鍵。若沒有一系列完善的教育體系就無法實現專業化教育,整體教育培訓水平將一直停留在原始階段無法提高。團校在培訓時要注意建設新型的教育培訓體系,注重分層教育、分區域教育。要在進行政治理論教育與團干培訓的同時,注重與當地的歷史、政治資源相結合,通過實際的情景教學方法,使青年對傳統革命教育理解的更加深刻。在培訓開始之前,要對將要培訓的人員有一個初步的認知,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在培訓時要盡量貼近他們的實際需求,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培訓內容上。還可以建立一些新型的組織機構,直接服務于當代的青年,漸漸的去完善課程培訓體系。
3 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建議
3.1 明確青年的主體地位
為了加強團組織與青年群眾的聯系,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團校工作制度,加強團干部的動員能力,培養出具有堅定政治立場的青年接班人。團校作為培養黨員的先鋒軍要堅定主流政治思想理念,要加強團校與青年之間的聯系,要以服務青年為理念,在工作過程中堅持青年為主體。因此在展開聯系青年的工作時,要明確工作的目的,聯系青年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工作方式,工作過程中要能了解到當代青年的實際需求并給與一定的回應,在青年之間建立威信,以獲得青年的理解與支持,只有明確青年在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切實的建立起團干與青年間的深厚情誼,才能將工作落實的更加完美。
3.2 完善調研評估體系
現如今的社會制度改革帶來一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當代青年的需求更加的復雜,差異性極大,團校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就要從生活的小事做起,深入的了解青年的實際狀況、發展前景、與實際訴求,真正的做到了解青年,進一步去滿足青年的實際訴求。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要廣泛的選取調查對象,運用科學有效的分析方法分析調研結果。例如在調查青年需求時,可以參考黨組織的基本方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一些像“青年之家”的組織,通過走訪、調研問卷等方式傾聽青年的實際話語,接受青年的建議,將青年的需求進行劃分,更好的服務于青年。在展開調研時要將被調研者的概況進行分組,做到對不同的群體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通過對青年的調研評估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團校與青年之間的聯系,解決團干無法與青年搭上話的問題,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為團干的組織培訓提供助力。
4 結束語
在群團改革的大環境下,團校是為黨組織教育培養先進人才的先鋒軍。怎么才能加大對團校主要職能的建設,是團校的首要工作。團校的管理者要抓住這個改革的機遇,利用可行性資源,在建設本職工作的同時,發揮自己的政治優勢,切實的服務于團青年,為黨組織培養出合格的優秀儲備黨員,將團校建設成為優秀共青團干的先進基地。
參考文獻
[1]劉富珍,袁國麗,萬佩佩,“套餐+定制”團干部教育培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青島市團校為例[J].青年發展論壇,2017年第5期.
[2]鄧勁夫.將黨的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作為團干培訓主課的思考——兼議團校的教學改革[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
[3]邱服兵.團校培訓困境與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年第4期.
作者簡介
安光瓊(1966-),女,土家族,貴州銅仁人,大學,中級講師,銅仁市團校,研究方向:共青團職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