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晨,詹星雅,朱奕源,何 倩,劉 妍,周 欽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近年來,關于大學校園宿舍的新聞事件報道較多,其中有駭人聽聞的復旦投毒案、武漢大學三環公寓事件等負面案件,也有2017年山東大學同宿舍6個女生全部保研的正面事例。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通過研究典型的宿舍文化對宿舍成員的影響機制,探索通過構建良好的宿舍文化來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正確處理宿舍矛盾。
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員自發形成的一種文化體系,是宿舍成員共同努力創造的一種文化,是以宿舍成員為主體,以宿舍環境為基礎,以宿舍成員的課余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群體文化。在當今社會,宿舍成員之間也必定會形成與之相對應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宿舍精神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是宿舍文化構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于大學生來說,良好的宿舍關系會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宿舍人際關系融洽、人際關系良好的大學生往往樂觀、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樂于助人、有更強的幸福感和歸屬感。相反,對宿舍人際關系不滿意的學生常常表現出壓抑、敏感、自我防衛、難以合作,情緒的滿意程度低。因此,宿舍文化在大學生人際關系演變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宿舍作為一種大學生典型性的群體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了生活、學習、娛樂的環境。在宿舍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宿舍內會形成一種符合宿舍所有成員個性的獨有的生活和學習氛圍,包括宿舍的物質文化:生活設施、內部裝飾、整體布局等;制度文化:規章管理制度等;精神文化:宿舍成員的共同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成員關系等。此外,以宿舍環境、宿舍氛圍、宿舍成員的興趣愛好及性格等為基礎,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宿舍文化,通過達成成員間共同的目標,使宿舍整體在同學間具有一定的聲望和地位,樹立起宿舍和宿舍成員良好的外在形象。根據宿舍整體的目標、能力和特點可以將宿舍文化分為典型的四種:學霸型、干部型、社團文體型、社會實踐型。典型宿舍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宿舍成員具有凝聚、激勵、導向、約束、輻射和紐帶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所以,分析典型宿舍文化對于宿舍成員人際關系的影響機制并找出其規律,是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必要條件。
外部影響機制是指宿舍文化作為一種環境因素,是信息共享與交流的樞紐。大學生以宿舍為單位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而在整個班集體中形成穩定的關系和良好的行為規范,以期達成共同的目標。經過一系列的震蕩、維護、協調、凝聚過程,每一個宿舍成員最后均從個體轉變成為一個群體當中的一員。典型的宿舍文化使得個體找準自己在宿舍中的定位,并在其規范下產生新的需求與期望,從而規范形象、完善社交,實現績效,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契約。以典型的學霸型宿舍文化為例,若宿舍某些成員勤奮好學、目標明確、樂觀積極,那么該宿舍積極向上的以學風良好為特征的宿舍文化必然會幫助宿舍成員互相督促,共同進步,進而產生“同化”現象。同時,該宿舍文化通過競爭促進、協同促進作用,使與宿舍文化有沖突的個體產生良好的從眾行為,使其態度和行為符合宿舍文化的要求。
內部影響機制是指宿舍文化作為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源泉,為人際關系系統的建構提供價值導向,以合理安排大學生人際關系系統內部各要素的存在并促進其發展。換言之,宿舍文化主要通過對人際關系內部要素的建構、導向、規范等方式來發揮其影響作用。根據宿舍文化的三個層次理論,深層次的宿舍精神文化是大學生宿舍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是不可忽視的一項浩大的建設工程。人際關系作為深層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個人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帶有自我特色的內在精神,它展示了個人對自身發展及前景等方面的綜合認識,充分體現在所形成的宿舍文化中。
典型宿舍文化對于人際關系建構的影響,體現在大學生有選擇地吸收文化信息過程中,在宿舍文化的導向下,通過信息整合與信息重組,不斷地使自身所蘊含的價值與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要求相符合,進而使人際關系體系不斷得到優化與豐富。上述提到的四種類型的宿舍分別體現了不同的宿舍文化決定了宿舍成員的發展趨勢。因此,宿舍應充分發揮育人效用,利用其價值導向性能、調適性能、凝聚性能,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維護健康的心理環境,培養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
首先,一個宿舍群體是容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的特殊組合,是聯系著學校安排和生活公共基礎的群體,而宿舍文化的形成則是宿舍成員的性格、能力、生活習慣、綜合素質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宿舍成員之間的個性化差異和生活經驗的不同,要想構建良好的宿舍文化,那么個體中應有宿舍文化的領導者、宿舍人際關系的維護協調者以及任務執行的能力者,三者缺一不可。由此看來,高校管理者應根據新生入學個人檔案,觀察分析每個大學生的興趣特長、性格特點等基本信息,以弗洛姆社會性格理論、性格色彩分析理論為依據,將性格、愛好、氣質不同且能互補的學生分入同一宿舍,同時在宿舍成員中,安排一個具備領導潛質的成員。這樣的組隊,不僅能夠為管理者在引導、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提供便利,還能夠激發成員的熱情,消減其惰性。同時,還要充分發掘每個人的優秀之處和其蘊含的潛力,指出學生的不足并克服不足,這會對宿舍成員的學習、生活產生積極影響,乃至對其固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并重新塑造其待人接物的方式,使宿舍成員的人際關系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一方面,要選派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學生宿舍管理隊伍,制訂相關宿舍管理制度以及配套的績效考核評比辦法,充分調動起學生宿舍管理隊伍人員服務學生宿舍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對宿舍寢室長的培訓與考評工作。宿舍寢室長作為宿舍這個小集體的管理者,由宿舍成員共同推選出來,在宿舍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應培養其三種技能:一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寢室長不僅要與宿舍內外的人平等交流,交換信息,而且要能及時發現沖突的苗頭并防止人際沖突。二是解決問題并做出決策的能力,寢室長應具備決策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夠針對問題采取最佳行動方式。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如“卓越骨干室長培訓班”進行規范性培訓及定期的考評工作,通過寢室長的示范效應帶動宿舍成員積極向上,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圍,在潛移默化中促進良好宿舍人際關系的形成。
在智能手機普及化,各種社交軟件層出不窮的時代,以微媒體為載體,以碎片化為特征的微文化無處不在地深刻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因此,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微平臺,采用大學生當前最容易接受的微文化形式構建宿舍文化,構建人際關系的引力場。當然,搭建微平臺并不僅僅在于開發一個App,開放一個訂閱號或者申請一個公共微博賬號,而是在于有一個平臺意識,即要本著以平臺的內容、形式、功能等吸引大學生關注宿舍文化的目的,在宿舍文化不斷良性化發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領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還要注重運用微激勵,通過點點滴滴的激勵,以積極健康的微文化導航宿舍文化的發展方向,形成健康向上的人際關系輿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