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遠湖 ,崔 杏 ,董永喜 ,楊元勇 ,趙永龍
(1.貴州醫科大學藥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醫科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醫藥是人類在追求生存和健康過程中與疾病斗爭的必然產物,其發展歷史是醫藥學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的寶貴財富。學習醫藥學史有助于醫藥學工作者提升醫學人文素養,激發探索興趣,培養鉆研精神,總結經驗教訓。醫藥學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主要包括藥物的發現發明過程、藥學研究人員研發歷程和貢獻、醫藥學名著內容及誕生過程、各個時期的醫藥事業成就和藥學相關學科的衍化誕生等方面內容。面對如此繁多的教學內容,如何在較短的學時內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內容的講授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因此本文就醫藥學史教學中如何精心挑選授課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探討。
醫藥學史作為專業基礎課,安排的課時較少,如果講解的內容太多太雜,學生很難理清頭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降低,學習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很有必要對教學內容精挑細選,分門別類,挑選出有代表性、有影響力、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內容,按照一定規律編排組合。例如,可以將教學內容按照藥物類別來分類,分為激素藥物、麻醉藥物、心血管藥物、疫苗等,其優點是同一類藥物的研究發展大多具有關聯性或者連續性。講授時可以以故事為單元,課件制作盡量援引權威著作和收集的原始照片,最大程度保留故事的真實性。在課堂設計上,可以引入導言、創設情境、設置提問、加入懸念和總結討論等[1]。例如,講解疫苗章節的卡介苗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或者同學手臂上的卡介苗瘢痕,進而提問卡介苗的作用,然后講解羅伯特·科赫的生平及他發現結核桿菌,研究抗結核藥物和疫苗的歷史,再講解卡爾梅特和介朗研究開發卡介苗的歷史,最后講解卡介苗的臨床應用和偉大意義。
教學手段是增強教師表達效果的重要信息傳遞方式。對于不同科目和教學內容需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例如,對于數理化等演算推理類學科適合使用以教師板書加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而對于醫藥學史這種信息豐富的課程則更適宜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使用多媒體、雨課堂、微課視頻、思維導圖展示等。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刻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通過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展示,從而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真切性、生動性和豐富性[2]。雨課堂是在傳統PPT的基礎上,引入網絡視頻資源,設置提問,開展測評,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便于教師調整課程教學節奏,強調重難點,同時還便于學生課后復習。對于教學內容中的某些重難點知識,我們可以將其制作成微課來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更直觀地學習相關知識。另外,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以清晰系統地展現教學內容,并將相關歷史事件和人物按照邏輯順序或者時間順序進行展示,便于學生輕松地掌握歷史事件的聯系和順序。例如,講解吸入性麻醉藥的發展過程時,可以用思維導圖清晰展示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3個具有代表性的麻醉藥的發現過程,以及發現者漢弗萊·戴維、霍勒斯·韋爾斯、威廉·莫頓、克勞福德·朗、查爾斯·杰克遜之間的關系和貢獻等信息。
教學過程包含“教”與“學”兩個方面,傳統教學中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其弊端在于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學生參與度低,交流反饋少,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也無法通過課堂鍛煉學生的知識整合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應當通過豐富教學方法來增加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與“學”互融,教學相長。根據醫藥學史課程特點,可以在教學中設置提問,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可以引入小組討論,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同時還能收集整合集體的智慧;可以設置觀點辯論,讓學生從對立的方面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如羅伯特·科赫發現了炭疽桿菌病毒,隨后易斯·巴斯德研制出了炭疽疫苗,但由于兩位科學家所屬的國家不同,且研究領域存在交叉,使得兩位科學家心存芥蒂,請就科學研究是否應當有國界開展討論[3]。此外,可以安排學生試講,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查閱文獻、制作課件、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僅掌握醫藥學歷史知識,還能主動思考,得到全面鍛煉。
考核不應當只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手段,考核方式也不能局限于考試,應當探索既可以檢驗教學效果、又能推動教與學的有效評價方法。例如,可以將學生試講、撰寫綜述、期末考試等方式結合應用,學生試講和撰寫綜述不僅可以培養其收集整理資料、組織語言的能力,還可能發掘出新的、有意義的觀念和見解,為教師后期的授課提供知識儲備,從而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4]。
醫藥學史是鑒古通今的重要橋梁,其不僅載錄了大量史料,還蘊含了科學的規律和寶貴的經驗,為指導醫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是醫藥學學生入門的基礎課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總結,形成一套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把該課程建設成為一門既有趣又有用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