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1月1日起,歐盟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生長促進劑(AGPs)。這一禁令是由于擔心細菌耐藥性的發展,以及細菌耐藥基因從家畜向人類轉移。現代動物生產面臨的挑戰是開發無抗生素飼料添加劑,促進動物整體健康,特別是腸道健康,以提高動物性能。
α-單脂肪酸甘油酯是一類甘油酯,通過甘油的sn1-位置與脂肪酸連接形成酯鍵,因其強大的抗微生物作用而聞名。圖1(A、B)為通過酯化反應獲得這種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示意圖。脂肪酸的氫原子(H)與甘油分子的羥基 (OH)反應,形成水分子(H2O),并在脂肪酸的氧原子與碳原子之間產生共價鍵。
α-單脂肪酸甘油酯、α-甘油二酯和α-甘油三酯的分子結構差異見圖2。當一種脂肪酸與甘油的第一個碳原子(sn1-位置)結合時,該分子稱為α-單脂肪酸甘油酯;當一種脂肪酸與甘油分子的第二個碳原子結合時,形成β-單脂肪酸甘油酯。重要的是要知道只有α-單脂肪酸甘油酯有抗菌作用。甘油三酯是一種脂肪,在正常的消化過程中可分解,是能量的來源。
根據脂肪酸的鏈長,可以產生不同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見圖3)。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SCFA)和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 (MCFA)具有不同的特性,短鏈α-單丙酸甘油酯和單丁酸甘油酯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作用。相比之下,中鏈α-單辛酸甘油酯、α-單葵酸甘油酯和α-單月桂酸甘油酯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殺滅效果更好。多方面的研究證實了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體內外抗菌作用。此外,科學文獻表明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尤其是α-單月桂酸甘油酯,具有抗病毒特性。
與游離脂肪酸相比,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強共價鍵具有多重優勢(見圖4)。α-單脂肪酸甘油酯不依賴于酸堿度,因此,不會解離。在飼料加工過程中不揮發、不腐蝕、熱穩定。此外,α-單脂肪酸甘油酯無不良氣味和味道,但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α-單脂肪酸甘油酯與其相對應的游離脂肪酸相比,具有更強的抗菌作用。α-單脂肪酸甘油酯是兩親性化合物,具有親脂性;因其脂肪酸尾部以及親水性主干(甘油),使得α-單脂肪酸甘油酯能在水中自乳化。因此,它們能在四種不同的環境中活動:水、飼料、胃和腸道。FRAmelco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產品有干性的和液體的兩種形式,有些還可以通過飲用水使用。

圖1 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酯化反應示意圖

圖2 α-單脂肪酸甘油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示意圖

圖3 FRAmelco五種常用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
研究證明,α-單脂肪酸甘油酯與其相應的游離脂肪酸相比具有更強的抗菌作用,根據脂肪酸鏈的長短,有的還具有抗病毒特性。而顯示某物質抗菌性能的一種方法是進行體外最低抑菌濃度 (MIC)試驗。MIC是阻止細菌可見生長的最低物質濃度,也稱為抑菌活性。圖5-圖6給出了幾種脂肪酸及其相應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MIC值。
有機酸只在酸性環境中有活性,意味著其只在消化系統的第一部分發揮作用,這可以用它們的pKa值來解釋,pKa值是50%有機酸解離后失去殺菌性能的pH值(見圖7)。但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腸道健康和性能,這些添加劑在腸道環境中具有活性也是很重要的(見圖8),由于α-單脂肪酸甘油酯是穩定且不依賴于酸堿度的分子,因此,它們在整個胃腸道中都很活躍。

圖4 游離脂肪酸與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差異比較

圖5 丁酸、α-單丁酸甘油酯和α-單丙酸甘油酯對革蘭氏陰性菌的MIC(NA表示不適用)

圖6 癸酸、月桂酸及其對應單脂肪酸甘油酯對革蘭氏陽性菌的MIC(umol/mL)

圖7 五種有機酸的pka值
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中鏈單甘油酯的作用方式略有不同。
5.1 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 主要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作用。部分人認為這是一種沒有作用方式的抑菌物質,但是這些α-單脂肪酸甘油酯有可能通過幾種方式影響細菌(見圖9)。細菌需要甘油來維持其重要功能和膜的形成,甘油是由細菌通過專門的通道(水甘油通道)從環境中吸收的,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可被認為是甘油,并通過這些通道轉運。在細菌內部,酶分解單脂肪酸甘油酯,釋放脂肪酸,降低細菌內部的酸堿度;或者這些通道也可能被α-單脂肪酸甘油酯阻斷,因為它們的分子結構比甘油大。結果,細菌不再能夠吸收甘油,并最終導致細菌死亡。此外,脂肪酸還可以通過下調基因轉錄水平來改變DNA,并抑制參與宿主細胞入侵的蛋白質生成(TTSS 復合物)。
5.2 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 主要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作用,似乎也具有抗病毒特性。由于這些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兩親性,它們形成膠束,使它們能夠融入這些微生物的脂質膜,從而改變滲透性。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甚至可以破壞這些細菌的細胞膜或使病原體(病毒)的囊膜泄漏(見圖10),導致革蘭氏陽性菌和囊膜病毒沒有完整的膜,不能有效粘附和侵入宿主細胞,從而不能感染和繁殖。此外,還認為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對膜的干擾會改變跨膜信號轉導,從而抑制有害的外蛋白。而且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更傾向于從腸細胞向淋巴系統轉運,而不是通過門靜脈向肝臟轉運。這樣一來,除了在腸道中的直接抗菌作用外,這些α-單脂肪酸甘油酯還具有全身性的作用,因為它們被完整地運送到身體的其他器官,并可以在相應部位發揮作用,幫助抵御感染。

圖8 有機酸和單脂肪酸甘油酯在家禽胃腸道作用部位比較

圖9 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對細菌的作用模式

圖10 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對細菌的作用方式
總之,α-單脂肪酸甘油酯具有很強的抗菌性和抗病毒性。甘油在sn1位置與特定脂肪酸酯化形成特定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因為甘油分子與脂肪酸之間形成共價鍵,使其與pH值無關,使用安全、操作方便。α-單脂肪酸甘油酯在整個胃腸道中都有活性,根據其脂肪酸的鏈長,分別對革蘭氏陰性細菌、革蘭氏陽性細菌或囊膜病毒具有活性。
關于α-單脂肪酸甘油酯特定產品的更多信息和試驗結果,建議參閱相關產品傳單。FRAmelco公司是一家家族企業,專門從事動物飼料和飲用水添加劑的開發、制造和營銷。公司為行業提供了添加劑解決方案,使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以可持續性的方式提高生產力和盈利能力。
(福州華康牧業有限公司技術部供稿,摘譯自荷蘭FRAmelco公司網站,https://www.framelco.com/files/upload/42/fra-amonoglycerides-brochur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