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秀琪 王玲玲 方秋宇

【摘 要】目的:評價門診血透護理對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預后康復、生活質量等方面的影響,為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方法:選擇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進行1∶1比例隨機分組。對照組40例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接受血透治療,觀察組40例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加行血透護理門診干預。對比兩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采用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總體幸福感評分改善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干預后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液透析護理門診干預的應用可以改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癥狀體征、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幸福感。
【關鍵詞】門診血透護理;維持性血透伴抑郁癥;康復效果;生活質量
文章編號:WHR2019032026
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等患者均需通過維持性血透治療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但是血透治療期間,患者受到疾病因素、血透治療特殊性以及治療造成的高額經濟負擔,導致患者出現明顯抑郁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治療預后效果。為了確保血透并抑郁患者良好心態,強調血透期間護理的重要性。相關資料指出,有效護理干預可以改善維持血透患者的精神狀態、血透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就本院維持血透并抑郁情緒患者為例,總結門診血透護理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自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總計80例。納入標準:1)維持性血透治療患者;2)患者知情并配合參與;3)患者有明顯抑郁情緒表現;4)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精神類疾病患者;2)患者無法積極參與;3)患者合并惡性腫瘤。對80例合并癥患者分組,各40例。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最小年齡患者28歲,最大年齡患者76歲,年齡均值(50.5±6.5)歲;透析時間6個月~6年,透析時間均值(2.50±1.20)年;透析每周2~3次。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齡患者29歲,最大年齡患者73歲,年齡均值(50.6±4.8)歲;透析時間5個月~6年,透析時間均值(2.80±1.35)年;透析每周2~3次。兩組維持血透并抑郁情緒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本組患者接受血透治療。血透每周2~3次,每次4.0~4.5h,血流量200~260mL/min。
觀察組:以上基礎上落實門診護理干預。1)患者每周血透期間固定1名家屬陪同并參與,結合患者情況進行相應護理門診指導,干預6個月。2)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血透治療環境,給予患者安慰、鼓勵,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以減輕患者心理恐懼感,并監測患者血透期間生命體征。3)指導血透患者進行高熱量、優質蛋白質飲食,限制鹽、水分以及水鈉攝入量。4)以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以及開辦講座等形式給予血透患者、家屬管理行為教育,鼓勵患者分享自身感受、疾病治療經驗,患者之間交換血透心得并勉勵,利于患者回歸社會。5)透析期間聆聽患者喜好,結合患者音樂喜好選擇患者喜愛的音樂,以緩解患者抑郁情緒,音量<60dB,60min/次。
1.3 觀察指標
記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采用癥狀、生活質量、總體幸福感評分改善情況,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1.4 指標評分標準[2]
參考陰性癥狀與陽性癥狀量表——PANSS評價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癥狀;參考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評價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生活質量;參考總體幸福感量表——GWB評價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幸福感。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21.0計算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觀察指標。護理總滿意度以%形式展開,行χ2檢驗;PANSS、GQOLI、GWB指標評分以(±s)形式展開,行t檢驗。P<0.05,表示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指標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指標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改善情況見表1。單項指標評分經統計學計算,P<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2.5%(37/40),對照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2.5%(29/40)。經統計學計算,χ2=5.5411,P=0.0185。
3 討論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病情較重,通過透析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但是,血透患者身心負擔較重,所以合并抑郁癥情況較為明顯,影響血透治療配合度以及血透效果。血透并抑郁癥患者有明顯悲觀、抑郁、焦慮等情緒,并直接影響日常生活、睡眠質量以及食欲狀態。給予患者門診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干預,可以建立血透患者疾病客觀認知、平穩心態,從而提高血透治療安全性,改善患者抑郁癥情緒[3]。鄧蓉研究指出,維持性血透伴抑郁患者應用血液透析護理門診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心理狀態,有推廣使用價值[4]。
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指標評分、患者護理總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和陳潛琦等人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5]。
綜上所述,血透門診通過多方面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維持性血透并抑郁患者身心狀態,護理價值突出。
參考文獻
[1] 彭紅云,王莉,鐘曉琴,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抑郁和血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04):478-481.
[2] 楊佳,顏俊峰,唐一可,等.舒適護理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20):2872-2874.
[3] 董秋萍.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05):78-80.
[4] 鄧蓉.血液透析護理門診對維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心理醫生,2018,24(31):192-193.
[5] 陳潛琦,林楚君,谷禾,等.系統性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焦慮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20):2869-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