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我深刻地體會到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基礎差,英語學習環境的欠缺,家庭教育的短缺;教學時間不足等等。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們,嚴重阻礙了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要提高教學質量,歸根究底還是要反思我們教師、學生的情況,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創建有特色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落后的現狀。本文通過分析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探討出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落后;對策
【作者簡介】張浣女,廣東省開平市月山鎮水井小學。
一、農村小學的特點
農村小學的生源主要來自附近的一些行政村以及周圍一些工廠的外來工務工人員子女,我班42個學生,37個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女,而且來自五湖四海。與城里小孩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調查,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1.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又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并且易落于機械的條文背誦的俗套,因而羞于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
2.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學,在農村小學中還存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情況,而這種“滿堂貫、英譯漢”的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愿意繼續學習英語,覺得學習沒有用途。
3.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三節英語課,每節課僅有四十分鐘,很多的英語都是非專業的英語老師,很多任課老師都是用漢語教學,并且有些學生甚至在英語教師上課說英語時,起哄或吵鬧,這又影響了其他學生英語的習得。而且,目前社會上尤其是農村,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很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
4.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我班有10個學生是單親家庭子女,家長為了工作忽略了孩子的學習,許多或許都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是初中的事,小學里只要學好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科目就足夠了,更何況大部分的家長本身是文盲,只有小學的文化水平。他們在學漢語拼音時還有很大的困難,更何況是英語,根本就雞和鴨說話,不知說什么。還有一個原因,自己又不出國,覺得學習英語沒用。因此,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了溝通和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是心懷疑問:“這么小的孩子,能學好嗎?”家長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1.農村留守兒童多,祖輩對孩子過分溺愛,農村百分之80%孩子的父母在外務工,他們將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姑父姑奶、外公外婆,甚至有少數家庭將自己的一個或兩個孩子單獨放在家中。孩子爸爸媽媽不在家,老人更加疼愛孩子,盡可能地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要,卻忽視了孩子在學校是不是好好學習,回家是否做功課,畢竟老人精力有限,孩子在家平平安安生活有保障就行了。有的孩子周六、周日在家生活毫無規律,不溫習功課,到處亂逛,周一來學校不僅作業完不成,且上課睡覺甚至發呆。例如我班黃亮同學,我多次與她的父母交涉,他的爸爸說:“管不了。”有的說:“老師,算了,不要說了,我們沒指望孩子考高中、上大學,等到孩子年齡大一點,就出去打工。”他的爺爺還說:“我兒子,兒媳也沒讀什么高中、大學,他們在外做泥工,一年純收入也不錯,等這些孩子混個初中畢業,認幾個字,能夠算賬就可以。”從這我清楚地知道,農村大部分孩子不愿學習與父母不在身邊有著重要關系。
2.家長的觀念問題。農村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聰明,但為什么英語學習卻遠遠不及城市孩子,除了“留守孩子多”以外,還與許多家長對“學英語”認識不夠深刻有著重要的關系。他們認為自己沒讀多少書,也能在外面賺到錢,甚至比起讀了名牌大學的人賺的錢多。一次,我遇見我班陳博同學爸爸家,這位家長只是小學畢業,初中只讀了兩個月。現在已經是一間電鍍廠的老板他說他每年純收入是幾十萬甚至過百萬,老師你一年拿多少錢工資啊?所以讀不讀好書無所謂。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
對于如何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學資源。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因而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各學校的教育投入,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保證設備和教材的添置和更新。要積極為各小學配備語音室、多媒體、投影儀、電視機、光盤、磁帶、錄音機和教學掛圖等必要的教學設備。這些設備能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形成學習英語的良好外部環境,使他們能更好地通過“視、聽、說”來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
2.加強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建設。
(1)采取多種措施,滿足師資需求。師資不足、不強是制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各級教育部門要從政策和待遇上給予優惠,想方設法增加“量”、提高“質”, 為農村小學大力引進英語專業教師,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是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最佳人選。比如我學校42位老師,沒有一個是專業的英語老師,我本身也只是一個語文老師,轉科教英語。還有幾個都是代課的英語老師。對于非英語專業的教師,要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培訓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可以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城鎮教師去農村任教,規定城市教師定期到農村支教,同時采取措施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待遇,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上給予優先的考慮,還可制定規劃,吸引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小學工作,教學經費上在一定時期內向農村小學傾斜等,使他們認識到投身農村小學教育的價值,要讓他們安心地在農村小學任教,使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盡快發展起來,跟上新課改的步伐。
(2)加大教研力度,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開展教學研究, 走研培之路。如加強在職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理論和教學基本功的短期培訓,進行教師基本功比賽, 使小學英語教師的聽說讀寫技能有所長進; 組織小學英語教師參加課堂教學評比和優質課競賽的觀摩活動, 通過觀摩研討,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也會相應地提高; 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案例評比、教學設計評比和英語教學論文評比, 促使教師學習新的理念, 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 并能將新的理念和理論知識運用于教學實踐;舉行小學英語教師演講比賽, 促進教師練習口語, 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用英語組織教學的能力。這一系列活動, 都能激發、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更能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3)引入競爭機制,逐步輪換,優化教師隊伍。通過建立和完善獎懲制度、量化考核管理辦法。聘用制管理辦法等來提高現有英語教師的水平。
四、總結
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完全被解決,但是,只要我們廣大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刻苦鉆研,勇于進取,開拓創新,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結合學生實際組織教學,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努力探索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教學良方,就能早點走出英語教學困境,為我們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郭勤.西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3 (09):52-55.
[2]劉富太.形成性評價應關注學生發展——對西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3(17):51-52.
[3]賀林茂,陳臘春.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效益的現狀、成因及對策——以九江地區農村小學為例[J].教育學術月刊,2011(11):55-57.
[4]何智,劉洋.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反思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1(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