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文化交流意識指的是一種代入的方式,將學生們置身于自己所學習的文化背景中,通過這種增強代入感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理解尚未被理解的問題。這種意識是基于現階段文化全球化發展背景下而產生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逐漸加強,整個世界都在連接成一個整體,并且在這一環境下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必然會越來越多,所涉及的領域必然將會越來越廣,高職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也更加廣泛,學生們想要為自身爭取到這一工作機遇必須加強自身的文化和語言交流能力。
【關鍵詞】高職英語;跨文化交流
【作者簡介】夏倩華(1974.04-),女,重慶人,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副高,本科,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育。
一、高職英語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應遵循的原則
1.適度原則。所謂適度原則是指在文化導入的過程中要符合學生們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因為高職學生們普遍年紀并不是非常大,這一階段的學生價值觀念還未成型,并且所接觸的事物有限,對于事件的接受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教師在進行文化導入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規律,不可無限制或者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對學生們進行文化傳授。同時在進行文化導入的過程中,還要處理好我國歷史和國外歷史之間的聯系,重點應尋找兩文化的共性,從而方便學生們了解國外文化中某些傳統習俗和文化特征。最后是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學生們接受能力為基礎,增加學生們的知識水平并以此教授相關內容。
2.實用原則。所謂實用原則指的是在文化導入的過程中,所導入的文化學習內容要和學生們所學習的語言密切相關,學生們一切教學活動展開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們在本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文化導入的過程中,也不應忘記這一出發點。另外,還要考慮到學生們日后的發展,語言專業的學生們發展空間有限,教育者可以基于不同的就業崗位對學生們進行分門別類的知識和能力的傳授,讓學生們不會感覺到所學習的內容或者所學習的文化非常空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文化平等原則。所謂文化平等原則指的是我國的文化或者其他國家的文化都是處于相同平行線上的一種文化,不存在高低優劣,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要基于平等的愿望去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要求學生們站在所學習語言國家的國民角度上去看待所學習的文化。同時也不應忘記學習本民族的文化,因為溝通是要將兩者放在平等的地位或者相同的出發點的基礎上來進行的一種交流活動,這就要求學生們能夠充分的了解本民族文化,再涉及其他民族文化的時才可以用來進行對比、加強溝通、增強雙方對于彼此文化的認可;同時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并不意味著這一國家的文化一定比我國的文化更先進或者更優越,相反,我國學生更應該基于認可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去平等的學習其他民族文化。
二、高職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文化導入的幾種方法
1.對比法。對比法是在語言教學中非常常見的教學手段,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將漢民族文化和英語文化進行對比,將兩者文化中的相同點拿出來增強學生們對于彼此文化的認同感和代入感,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指出兩者文化之間的不同點,讓學生們能夠敏感地認識到這一不同點的來源和表達方式。例如有關宴請問題,我國在宴請的過程中習慣于一桌人坐在一起,通過頻頻舉杯祝酒的方式來達到溝通情感的目的。歐美國家則習慣只舉杯慶祝一次,而后自己發揮、吃自助餐。
2.詞語背景追溯法。英語教學中如果教育這僅僅是對于語言的機械式傳輸,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了枯燥的韻味。對于語言文化的學習要通過觀察這一文化的背景、了解這一民族文字誕生的意義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結合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對于外語基礎知識學習并不是非常感興趣,甚至可以說對于外語的學習非常抵觸。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對于這些文化的背景并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可以通過對于英語詞匯背景進行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們了解這一詞語背后的隱含背景,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3.語法提示法。所謂語法提示法指的是在對某一外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一語言的語法知識融入教學過程,從而讓學生們能夠準確地認識到這些語言所具備的語法特點。英語和漢語在表述的過程中都存在時態問題,但是英語的時態相對較多,并且形式的構成各不相同,動詞在應用的過程中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但是漢語的動詞在應用的過程中沒有時態的變化。受到母語的影響,學生們在表述英語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時態和動詞錯誤的問題。例如how long has he dead?這個句子很重要的錯誤在于die這類動詞的性質和概念理解不清,所以基于漢語的思維去這樣表述。然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強調這一類詞語屬于終止性動詞,不能與表示時間的狀語連用,因此這句話的正確表述為How long has he been dead?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地避免學生們表述過程中的錯誤。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英語中跨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以一個長期的不斷地對學生們進行灌輸的過程,這其中所涉及的語言學習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目的、和過程等多個方面需要教育者在教授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和結合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從而選擇合適的代入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
參考文獻:
[1]趙琰.“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探索[J].英語廣場,2019(08):68-69.
[2]陳敏.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9(S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