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率,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問題。文章以此為研究對象,針對影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因素,對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英語;學習氛圍
【作者簡介】張娟娟,甘肅省臨潭縣冶力關鎮中心小學。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英語逐漸成為與世界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英語素養,是英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影響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原因
1.環境因素影響。語言環境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具有很大影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觀念問題,部分教師會采用漢語的方式,講授英語知識,使學生學習課本內容。此外,小學生周邊的語言環境多數是中文,極少數人才會使用英語對話。由于語言環境問題,導致學生口語能力得不到培養。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其不僅關系到學生未來學習,同時也會影響學生語言發展。當學生沒有可以表達的機會與平臺后,其就會失去表達的興趣,也不愿意展示自己,從而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2.忽略口語的重要性。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英語口語并沒有得到教師與家長的重視,英語學習的重點仍然在學習成績,也就是書面內容上。在家長眼中,英語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通過此提升學生整體成績。教師則是以成績的高低判斷學生學習成績,希望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口語不僅影響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同時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由于教學觀念問題,導致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差,對學生未來發展十分不利。
二、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措施
在小學英語課堂活動中,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口語的重視,利用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使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通過針對性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素養形成。
1.創建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理論知識,學會用此表達自己的想法。傳統英語教學中,由于對口語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啞巴英語問題出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為學生創建積極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英語知識。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自由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圍繞學習內容,進行課堂學習,使學生敢于開口,能夠表達自己想法。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的平臺與機會。當學生英語表達結束后,教師應適當的鼓勵,如You said it very well,Speak very carefully。通過教師的鼓勵,激發學生語言表達欲望,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學生自主表達,教師鼓勵,可以促使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在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形成積極學習態度,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這時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例如,學習《Look at the monkeys》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圍繞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學習。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不同動物的視頻,引導學生觀看視頻。這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Students, what animals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學生:The monkey, the tiger, the lion, the elephant... 教師:Yes, do you have a favorite animal? Why do you like it? 然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喜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學生互動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有利于英語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2.增加表達信心,提高學生表達欲望。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敢說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怕自己說錯,受到被人的批評。課堂教學中,應改正學生學習狀態,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這一問題。說錯這一情況,不僅會在小學生表達中出現,在成年人的口語中也會出現。學生只有正視自己的錯誤,才能夠改正學習中存在問題,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增加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找錯誤的游戲,引導學生找出自己語言表達、教師語言表達、其他學生語言表達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問題,改正錯誤的認知。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就此與學生互動,告訴學生錯誤是每個人都會犯的,但是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提升。通過教師的引導,增加學生學習自信心,以此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提升。課堂活動中,可以為學生對話情景,引導學生用英語對話,使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提高交際能力。
例如,進行“我的家庭成員”這一話題討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表達,展示自己有幾個家庭成員,其中的關系及自己對他的情感。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若遇到不會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地指導,使學生掌握表達方式。如There are three members of my family, Dad, Mom and my friend Julie. I love my parents very much, Julie as a puppy, he accompanied me through many years, is my very important partner。當學生展示結束后,教師可以對他說道:Thats great. Its very clear。
3.創建教學情景, 激發學生表達欲望。教學活動中,立足學生學習基礎,創建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學習英語表達的方式。通過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中,并對教學內容探究。小學生思維比較簡單,其有較強展示自我欲望。課堂教學中,了解學生英語學習需求,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通過教學情景創建,加強師生互動,為和諧師生關系構建奠定基礎。當教師與學生關系變得和諧之后,教師利用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用自己語言表達對學習的看法。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掌握表達的技巧。
例如,學習《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口語交際,以此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教師: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用學習過的知識解決教師提出問題。當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表達情況,進行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通過情景教學,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語言表達平臺。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可以增加師生之間互動,同時能夠提升學生之間交流,能夠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在適合的氛圍中表達自己想法。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分組,將學習基礎,語言交際能力不同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分組結束后,為學生布置任務引導其在課堂討論學習內容,解決學習中遇到問題。當學生展示討論結果后,則發揮教師的作用,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評價,將學生討論情況、參與學習情況、語言表達情況等等作為評價內容,通過全面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產生一個正確的認識。
例如,學習“Wheres the science museum?”這一內容時,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語言能力。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閱讀文章,就文章主題進行討論,了解文章主要描述內容。課堂討論的過程中,不要說漢語,而是用英語表達,以此提升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教師應注意,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雙語的方式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此過程中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以此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開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結合學生教學中存在問題,制定有效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利用學習內容解決問題。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建學習平臺,引導學生主動表達,使學生養成口語表達的習慣,以此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志恒.拼讀融合 增強自信——結合自然拼讀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成效[J].名師在線,2019(04):72-73.
[2]曹建玲.優化語境,豐富策略——淺談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02.
[3]何晶.高考改革導向下農村中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04-105.
[4]林琳.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131-132.
[5]王玉芳.貼近生活,立足口語,讓英語教學更生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18(0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