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滿
【關鍵詞】 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38—01
初中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已經朦朦朧朧有了自己的認知,比如價值觀、是非、好壞、美丑等等,雖然這一切還沒有成熟,正在形成中,但是初中生已經有了堅持的意識,所以管理起來比較困難。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關系著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班級中對他們實施正確、合理、科學的管理,既是對初中教育教學的推進,也是對學生成長、發展的引導,直接左右著學生品格、素養的形成,也關系著班級風氣的形成、班級文化的建設,所以班主任要多學習,多交流,多借鑒,多總結,尋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班級管理的方法,促進學生發展,進而實現班級的有效管理。
一、制定明確詳細的班級規章制度
人管人永遠都是力不從心的,更何況初中班主任大多還擔任著語文教學工作,工作量非常重,僅憑班主任個人的能力管理起幾十個思想各異的學生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為了實現初中班級的有效管理,作為班主任要結合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和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制定一些適合自己班級的班規,讓學生在這些班規的約束下,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從而在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的同時,也能使班級的管理更加有效。比如,考勤制度、衛生制度、值日制度、獎罰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都能無形中約束學生,幫助班主任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緊密結合校規,還有《中學生守則》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班規,使其發揮作用,也讓學生易于執行;其次,作為班主任可以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有預見性地和學生商討制定班規,防患于未然,促進學生的自我約束;最后,班主任要在平時具體的工作中注意提高學生的班規意識,引起他們的重視,并告知他們如若違反班規將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從而起到督促、震懾作用等。
二、在管理中重視用愛去感化學生
班主任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他們的言行、處事為人,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處事觀,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想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不必用過于嚴厲的態度和管理辦法管理學生,而是放下自己的師道尊嚴,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融為一體,用愛感化學生,這樣學生自然就會體諒老師的辛苦,從而更加努力管好自己,提高成績,讓老師放心。比如,天氣冷的時候提醒學生添加衣物;有生病的學生堅持上課時,多關注他們,提醒他們吃藥;當發現某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太好時,私下和他談談心,了解一下原因等等。不要漠視這些小事情,只要老師能做到恰到好處,且真誠關愛,學生一定能感受到。學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關愛,他們自不然地就會愛老師,體諒、關心班主任,好好學習,努力上進。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中,我發現一個班級管理的好壞與班級氛圍的松緊、活躍、和諧等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作為初中班主任,要想真正管理好班級,要做的就是注意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第一,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互相帶動,幫助組內的學困生提高成績,使同學共同發展。第二,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要注意時刻關注和了解時事動態,并運用教學光盤、多媒體、投影儀等方式,傳播一些對他們學習有幫助的時事熱點和資料,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培養學生興趣;第三,眾所周知,大多數初中生正處在叛逆期,通過各種手段深入詳細了解學生,讀懂他們的需要,是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辦法。比如,老師可以把自己的郵箱、微信、QQ、電話號碼告訴學生,讓學生有想不通的事情與班主任交流,讓班主任引導他們走出迷茫,提高熱情,投入學習等等。通過以上方法,努力營造班級氛圍,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和學習態度,也有助于班級的有效管理。
總之,要想讓自己的班級有一種積極向上、熱情滿滿的學習氣氛,保持一種團結、和諧的班級形象,作為班主任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了解學生,融入學生,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健康、融洽的學習、生活環境,推動學生發展,進而實現班級的有效管理。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