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亮
【關鍵詞】 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70—01
隨著近年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課外閱讀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為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而引導七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接下來,筆者先是分析培養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重要性,然后重點分析培養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供學習與交流。
一、培養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1. 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在當前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斷增多,但是書本閱讀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覷。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知識,而且能感受到文字的奧妙,并仔細品味文字,從而實現用文字表達自己獨特的思想情感。
2. 豐富學生的情感。事實上,人都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獲得理性與感性的認識,且產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就是我們閱讀的涵養,它可以升華我們的情感。一本好的書籍其實也是作者思想的精華,學生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別人的人生,獲得不同的人生情感,從而有利于豐富自身的情感。
3. 豐富學生的思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形成較好的思想,對世界產生不同的看法。學生對世界持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是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體驗有關,另一方面就是在大量的閱讀中升華思想,從而擁有獨立的個性。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后,就可以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生活感悟,這些都受益于大量的閱讀。
二、培養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途徑和方法
1. 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學生的閱讀應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為此,教師想要培養七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的。閱讀對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非常重要,雖然現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斷增多,但是最主要的來源仍是課本,而學生從書本中獲取知識一方面來自課堂的學習,另一方面是利用課外時間自學。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對提高自身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其次,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讀書活動節,引導學生養成愛讀書的習慣,讓學生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去講述自己讀過的故事或者看到的精彩篇目。另外,教師可以設置圖書角,讓班級內充滿濃濃的書香。
2. 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應結合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滲透到課外閱讀中,從而享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由喜歡課內閱讀變為喜歡課內外閱讀。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第一,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學習了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學生在讀書時勤于動筆才能加深記憶。為此,在閱讀時筆者積極引導學生勤做筆記,讀完后寫讀書心得體會,讓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第二,有計劃、有目的地閱讀。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指導學生正確進行課外閱讀。這樣不僅能鞏固課堂學習效果,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第三,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在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看待作者描繪的世界,與作品進行對話,從而獲得良好的閱讀感悟。
3. 通過競賽提高課外閱讀興趣。競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活動,為了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課外讀物的興趣,筆者經常開展一些班級競賽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快樂成長。首先,可以舉辦一些故事演講比賽。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他們對故事毫無抵抗力。因此,筆者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舉辦故事比賽,通過競賽的方式鍛煉學生良好的口語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另外,還可以開展讀書征文比賽活動。讀與寫結合比較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筆者利用暑假時間去開展征文比賽活動,比如“《西游記》讀書征文競賽”,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獲得了榮譽,也就獲得了課外閱讀的成就感,也就會更加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總之,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堅持不懈地閱讀,鼓勵學生閱讀,讓七年級的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為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