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華
【摘要】七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直接影響學生以后學習的發展潛力,也直接影響三年后的中考成績,甚至影響到終生學習閱讀的習慣的形成。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整個初中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
【關鍵詞】語文學習習慣;七年級;書寫
【中圖分類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學生從六年級升入到初中學習,由于學習課程的加重,學習科目繁多,許多學生一下子不能適應,總認為數理化英等科目重要,需要做大量的練習,而忽視了對語文學習的習慣養成,認為語文學習很簡單。這種認識,從思想上來說是非常膚淺的,根本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從學習方法上講也是不足取的,沒有良好的習慣養成,直接影響每次的語文考試成績,到高三語文總復習也很難通過補習來提升中考語文成績的。
鑒于以上的問題,我認為初中語文學習必須在七年級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以后中考成功的一半。
一、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整潔
對于書寫習慣較差的學生,鼓勵學生靜下心來,認真書寫,每天要求練習硬筆字帖,用鋼筆在字模上進行認真描摹。教師要求練字的同時,可以在班級中開展書法比賽,利用黑板報、張貼欄等形式進行張貼,同學之間相互評比,相互學習,激發學生練習書寫的興趣。通過一學期的練習,學生能夠靜心養氣,克服浮躁不安的心態,在書寫方面會有很大的進步,同時明確告訴學生,書寫一筆好字,在中考時語文成績一定會多得分的,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將書寫規范進行到底。
二、培養學生動手查工具書的好習慣
在七年級學生的第一節語文課堂上,教師必須規定,每一位學生必須準備一本《現代漢語詞典》,最好再準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在每一篇新課學習前,有一些字、詞、成語必須由學生動手查字音、意義以及成語的本義和比喻義。在閱讀一篇課外文言文短文時,學生應該利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查一查一些不理解的文言實詞的意義,對個別多義詞還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推斷實詞的語境義。在不斷查字詞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會增加一些課本外的新知識。
三、逐步培養學生喜歡閱讀的習慣
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量的多少,決定著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高低,因此一定要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前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如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
在當前學校教育對學生的考核標準唯分數化的前提下,語文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也沒有有效的評價機制,教育功利化,導致學生閱讀課外讀物被視作不務正業。從目前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閱讀量很有限,僅停留在上小學時的童話時代,文學素養的匱乏令人吃驚,所以七年級語文教師必須向學生推薦一定量的文學作品的閱讀,如魯迅的《阿Q正傳》,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余華的《活著》等優秀的中外文學作品供學生閱讀,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利用作文課可以進行推介作品的展示,讀書心得交流總結等活動,督促、檢查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
四、培養學生審美興趣的習慣
七年級學生是身體快速生長期,不定性,課業量大,在學習過程中,有許多學生不能很快適應,總抱怨課程太多,學習非常緊張,有些同學因此而輟學。在每周學習結束時,語文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與課本相關的影視作品來幫助學生減壓,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同時也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如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等中外優秀影片,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中外古今優美的樂曲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等。這些經典的電影、音樂作品,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芬芳,促使學生審美興趣逐步增長,培養學生欣賞藝術作品的興趣和愛好。
五、思辨習慣的培養也是七年級語文教師不可或缺的
七年級學生正處在好動活躍的青春期,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快,但缺乏靜心思考的習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學生需要七年級語文教師利用作文課時,針對一些敏感的話題和材料,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研討,形成統一的正確的思想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在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困惑、挫折時,教師可以及時給予解答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氣。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一躁動的青春心理期。
總之,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七年級學生非常重要,關系到兩年以后的中考成績,也影響以后的發展潛力,所以必須在七年級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明確這些習慣對以后發展的重要影響。告訴學生語文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博觀約取的過程,并非一時突擊可以取得好的成績。教育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細心觀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