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玲 趙玉梅
【關鍵詞】 小學英語;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2—0087—01
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學生的入門階段,主要任務是通過看、聽、說、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基本訓練,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好英語打下基礎。
一、在活動中學習
小學生活潑好動,總是能從各種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因此筆者經常開展一些有趣的課外英語實踐活動,通過聽、說、玩、演、唱等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多想多問
以往教師給學生留的英語作業,都是機械地、重復地抄寫幾遍單詞或短語就是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這個是怨聲載道,他們大都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其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發揮想象力,比一比看誰能把作業做得更漂亮、更便于記憶,并把它畫出來。這個作業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每學一課,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回家設計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形象,學生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想象作業,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三、多層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地發展”。因此,我們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外作業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分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考慮個別差異。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層次作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選擇,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我能做,我會做,我想做”,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作業內容分層、數量分層、時間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在內容上安排較合理的梯度,讓具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基礎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斷提高其層次,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目標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并且關注了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四、引導學生多在“生活”中學習
小學階段所要學習的英語,與日常生活密緊相關,例如日常所見的水果、學習用品、家庭成員、人的身體部位名稱、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在學習這些單詞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們看著這些物品,邊看邊學,給他們一種實體的印象,如pen、table等,學生就可以看著書、筆、桌子等有一個感官上的認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在英語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英語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許多英文商標、中英文廣告等,筆者讓學生隨時留意,讓他們自己去收集,摘抄。學生興趣盎然,反饋回來的作業十分豐富。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增長知識,還能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自覺學習的意識。
五、在游戲中教學
游戲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將單調乏味的復習鞏固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教師在設計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內容合理、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游戲涉及學生的面越寬越好,不要一兩個人做,其他學生僅當觀眾,要讓一些平常不愛說、不好動的學生得到參與的機會。如在教學鞏固rainbow,rain,squirrel, taxi這幾個生詞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游戲:(黑板上貼上這些生詞卡片或寫上生詞)找三位學生上臺,其中一個學生做畫彩虹、下雨、松鼠跳、打車等動作,全班學生根據這個學生的動作說出單詞,臺上另外兩個學生比誰指得準、指得快。這個游戲的覆蓋面很廣,能夠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具有巨大的潛能,一些流行詞如QQ、cool在學生之間很流行,這些無疑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說明英語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外,更要延伸到課內。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并且布置合理有趣的作業。如讓學生自己朗誦并記憶一篇英文小故事,然后講出來,大家在班里集體聽,最后投票看誰讀的最好。再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話劇比賽、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英語興趣小組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又提高了英語水平,激發了學習興趣。但教師需要注意,在這些活動中,不可主次顛倒,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才可以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活動才可以繼續開展下去。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在英語語言方面的全面發展,教師在設計教與學的模式上要探索努力。我們相信,充滿著童趣、充滿挑戰性的英語教學一定能幫助學生克服在語言學習上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讓他們找到樂趣,找到自信,不斷進步。
編輯:趙玉梅